据某短视频平台的MCN机构负责人透露,探店是为数不多可以条条接广告的赛道,头部达人一个月可以探80家店,如果全勤探店的话,平均每天要至少探2.5家店。
对于网红来说,无论是单条固定费用结算,还是接单赚佣金的收入模式,背后都无外乎推广营销的“阳谋”。
让种草回归种草
短视频平台流量+低价+网红售货员的模式,对于需要精细化运营的本地生活来说,已经反噬消费者的用户体验。
此前,两名在校大学生被短视频平台上19.9元的唯美古风写真套餐种草吸引,但实际到店拍摄,却被层层“加码”,消费一路升级至2.6万元。随后,不少消费者回到大众点评写下了评价,将真实的低价套路告知给更多后来者。
这种极端被坑的案例可能不多。对于大部分在短视频平台抢购了线下低价团购的用户来说,商户不接待、货不对板、退货难等问题却是常见现象。
网友小蔡表示:“现在短视频平台上,十条有八条都是团购广告,我之前也因为便宜疯狂心动,团购了很多。有一次申请退款等了11天,打电话售后说请耐心等待。钱虽不多,但消耗的是心情,以后不会用了。”
智商税研究中心在大众点评上搜索发现,确实有不少网友从短视频平台买了团购踩坑后,又回到大众点评评价区求助,甚至发布新评价帮助其他消费者作出理智的消费决策。
这个原因还是在于本地生活种草-交易-履约链路的门槛。
如上分析可见,短视频平台最有优势的种草环节,目前使用的探店团购和直播带货模式,本质就是营销广告,用营销手段创造需求,再引导用户下单消费盈利。但因为内容以营销为导向,难以避免夸张的消费体验和夸大的美颜滤镜等内容,与真实体验的偏差往往很大。
在交易环节,用户确实会被低价优惠种草下单,线上交易的环节只要有一定商家团单供给存在,实际性的门槛并不会特别高。
但在本地生活最为关键,也是最特别的基于地理位置的履约服务和反馈评价环节,目前短视频平台对这部分的把控还尚不完善,还是会反噬用户前期的种草体验。
也有探店网红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探店时遇到很难吃的商户,但会违背内心的真实想法,称赞东西挺好吃。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真实的种草,本就应该属于真实的消费体验和口碑,而不是让渡于营销广告。目前来看,与短视频的营销式种草不同,大众点评的种草模式会更加纯粹。
因本地生活种草-交易-履约-服务保障的高门槛与高复杂性的交易链路,要求在前期种草环节,就需要保障足够强的真实性。
基于 “LBS+POI+评价评分”的精细化运营,大众点评目前已建构了一套真实种草的底层架构。在更加完善的商户信息、更全面有用的评价体系之上,用户在大众点评浏览-搜索-收藏-下单-体验-评价等种草到交易转化流程已经非常顺畅。同时,通过评价体系、用户商户服务体系、履约保障、平台治理体系等多重内在的保障,实现供需两端的动态平衡,保障更可持续的种草体验。
用户评价是本地生活种草体系中的关键一环。
某产品经理近期对大众点评的评价机制深度解析发现,大众点评基于用户真实消费、真实体验反馈的评价体系,确保用户真实的体验声音都能通过评价系统得到呈现,给到更多人参考。
面对本地生活错综复杂的场景体验,大众点评将多年深耕行业的经验,用于不断优化垂直领域的评价场景,定期迭代和优化算法,结合人工审核监督,多重保障展示的评价能够反映用户真实体验后的感受,也确保了用户上大众点评发现好去处的种草体验会更好。
种草的本质,是用户能够为美好的事物买单,可以花钱为想要的生活投票。短视频平台的网红直播、网红探店,目前扮演的仍是流量买办的生意场。
而真实的种草,满足用户的真实需求才是王道,本地生活领域也不应该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