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军属安心、好伙食…盘点2021中国军人心中的幸福时刻(4)

2021-12-31 09:59  环球网

今年岁尾,《军人及军队相关人员医疗待遇保障暂行规定》出台。这项于2022年1月1日施行的医疗待遇新规定,将免费医疗保障服务范围扩展到军人配偶、军人未成年子女,军官军士父母及其配偶父母享受优惠医疗,为备战打仗凝聚了军心士气。

在政策牵引下,军队医疗系统强化为军服务意识,持续将优质医疗保障服务向偏远基层、向备战前沿拓展——

东南沿海,海军军医大学组织院士专家医疗队,深入东部战区海军部队开展医疗巡诊,行程2000多公里,服务对象覆盖水面舰艇、潜艇、航空兵3大海军兵种;

西北戈壁,西宁联勤保障中心派出医疗保障分队,为驻训官兵进行健康检查、问诊送药,并传授防病治病、突发情况处置等医学知识;

北疆边塞,沈阳联勤保障中心派出“海岛医疗队”,带着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药品,登上岛礁,为守岛官兵悉心诊疗。

从健康领域到住房保障,军人军属的安心,来自保障能力的拓展和提升。

前不久,军嫂黄莹和她在部队服役的丈夫王立新结束长达8年的两地分居生活,搬进陆军第71集团军某旅新建成的公寓楼。住进宽敞明亮的三室一厅,夫妻俩开心极了。

今年5月,军委后勤保障部有关部门对军队公寓住房室内装修进行标准化规范,并在全军不同类型部队进行试点。各地新装修的公寓房相继建成,官兵和随军家属搬进宽敞明亮的“新家”。

12月上旬,第83集团军某旅按照官兵提出的“整修清单”,对公寓房进行全面翻修。配齐家电的房间格外温馨,部队还根据不同军人家庭类别,打造老人房、儿童房、新婚房等。

这是军人和军属对安心的诠释——

“真正的安心是一种动力,一种让我们自觉扎根一线、投身练兵备战的动力。”一位二级军士长这样说。

“真正的安心是一种承诺,作为军人的妻子,我们要为爱人撑起一片天。”一位军嫂如是说。

信心,为打赢源源不断积蓄底气

回望战火硝烟,当人们感叹志愿军将士铸就的精神丰碑,也为当时落后的后勤补给而唏嘘。有网友评论道:“抗美援朝打出了国威军威。但如果志愿军将士都能吃好饭、穿暖衣,战果又将是怎样的辉煌?”

历史不能假设,但这样的时代之问,如今的人民军队给出了有力的回答。

西北高原,陆军某旅作战支援营数十台车辆装备高速机动。抵达休整地域后,炊事班班长王振斌就带着战友们,从新列装的高原炊事车上把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了下来。

“新型高原炊事车能边机动边做饭,还实现了全自动切菜揉面。”看到战友们狼吞虎咽地吃着热乎饭菜,王振斌心里满满的幸福感。

过去,许多驻扎在平原地区的部队已经列装新型炊事车,实现边行军边备餐,每车一餐就能为300名官兵准备四菜一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