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军属安心、好伙食…盘点2021中国军人心中的幸福时刻(3)

2021-12-31 09:59  环球网

暖心,来自保障的科学和精准。这一年,被装申领模式开启“暖心模式”——全军推广被装精确申领新模式,官兵通过军综网被装精确申领平台“按需申领”新被装。

不久前,第72集团军某旅中士章桂峰当天“网上下单”,第二天就收到了被装包裹。如今,走进座座军营,“配发什么穿什么”的被装供应模式成为过去式;“需要什么领什么”成为官兵的新选择。

暖心是一种幸福观,来自全社会对军人职业的尊崇。

今年夏天,因家中老人患急重症,驻南京某部战士小李必须当日返乡。签完假条,他却买不到当日的火车票。情急之下,小李还是背上背包赶到车站,随后走向站内的军人军属专属服务台“碰运气”。

“先上车再补票!”看着一脸愁容的战友,某部军代表唐刚迅速查询列车时刻表,开具了最近一班列车的补票证,把归心似箭的小李送上了高铁……

这一年,为保障军人军属出行更加顺畅,军委后勤保障部相关部门与地方政府、交通部门相继出台政策,在全国航空、铁路、水路、公路领域,为军人及随行亲属提供交通出行优先优待服务。

依法优先,是社会对军人职业价值的认同与褒奖。今年6月30日起,现役军人持有效证件,即可在成都市内免费乘坐城市轨道交通工具。7月29日,北京市向驻京部队官兵及相关优抚对象正式制发“电子拥军卡”,现役军人仅需在个人手机操作就能注册申领,享受北京市内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的免费服务……

暖心事,遍地开“花”。随着《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施行,各类惠军福利将陆续出台,发生在军人身边的暖心事还会越来越多,结出累累硕果。

安心,军属对幸福和企盼的诠释

家庭,军人心中柔软的牵挂。

这一年,许多基层官兵在外参加驻训或执行任务,很多时候“有家不能回”。这一年,“你在远方驻防,我在家乡守望”成为军嫂深藏于心的思念。

年初,云南一位军娃皓皓突发急性心肌炎,病情危重。为了小军娃的生命,军队医疗系统展开了一场生死救援——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3名医生远赴云南昆明,护送军娃皓皓搭乘高铁,历经13小时,跨越2600公里,及时赶到了解放军总医院儿科医学部。

这是生命的托举、幸福的守望——经过手术治疗,军娃皓皓转危为安,一个月后康复出院,这个军人家庭回归平静生活。满怀感恩之情的皓皓母亲说,孩子平安,她很安心。

安心,是一位军嫂对幸福生活的诠释。安心,来自对军人家庭各项保障政策愈加完善的肯定。

2019年4月13日印发的《关于调整军人及其家属医疗保障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所有未满18周岁的军人子女,被纳入军队医疗保障对象。从那以后,军娃到军队医院就诊,有了优待和优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