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于安倍压力,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违心推动日本修宪?“鸽派”人设崩了吗?(3)

2021-12-27 14:31  地球相对论

在一国的政治日常中,对于本国宪法的修改属于内政的范畴,也并非没有先例。进入本世纪以来,法国便曾修改过宪法。那为何日本修宪会在国际社会中引起诸多疑虑,从而成为国际问题呢?笔者认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一席话是颇能直指问题本质的。早在2005年11月24日,时任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就在记者会上表示:“由于历史原因,有关亚洲国家一直对日本修改宪法的动向十分关注。我们认为,日本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符合日本自身的利益,也有利于本地区和平稳定的发展。”上述段话非常清晰地指出,日本修宪问题与其过去的侵略历史密切相连。《日本国宪法》在制定之时就肩负了防止军国主义在日本复辟的特殊使命。

迫于安倍压力,岸田文雄违心推动日本修宪?“鸽派”人设崩了吗?

11月27日,岸田文雄检阅陆上自卫队

互为表里的安保、领土政策

也正是这个原因,日本修改和平宪法的政治影响才不仅限于其国内。实际上,对于日本修宪动向抱有疑虑的远不止中国一家。

日韩两国首脑于1998年10月联合发表的《日韩共同宣言》中,金大中总统就对日本战后和平宪法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他还指出:“如果日本修改宪法第9条,破坏了现行《日本国宪法》的和平主义精神,那无疑会动摇日本与周边国家政治互信的基础。”

真正令外界担忧的是,日本的修宪动向与日本的安保政策、领土政策往往互为表里。尤其近年来,日方在我钓鱼岛周边海域小动作不断,从而引发地区紧张局势的加剧。但在日本国内,日方在领土问题上的不当举措所造成的不稳定局面,却反过来成为了政府向民众宣传强化军备、修改宪法必要性的借口。就像2013年时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所指出的:“是日本单方面‘购买’钓鱼岛,频繁出动舰机干扰中方正常的演习训练活动,渲染中国威胁,为其修宪扩军制造借口。”显然这种复杂的联动关系使得任何修改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果实之一的和平宪法的尝试,都远不止日本的内政问题那么简单。也正因如此,外界才会在这一问题上对岸田新政权有所期待。

其实,日本修宪的困局也并非无法打破。在修宪以前,如果岸田政权能彻底反省侵略的历史,真诚求得中、韩等遭受侵略国家的谅解,并澄清修宪究竟是基于日本国民的呼声,还是一部分政治家“正常国家化”的政治抱负使然,那么外界对于日本修宪的不信任感还是有很大机会降低的。作为一国领导人,如果总让“内部存在保守势力”成为推卸政治责任的理由,那其领导能力便值得怀疑。

从岸田有效抑制了自民党内一部分人妄图在人权问题上配合美国起舞的举动这一点上看,岸田首相对于日本的对外政策显然是有着自身考量的。此外,刚刚领导自民党在选举中获胜的岸田也有能力让自身的意图转化为国家的政策。岸田政权的修宪前景,关键在于岸田文雄到底有多大的诚意来反省日本的侵略历史以及近年来安倍政府走偏了的周边安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