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多人登上青藏高原,只为破译这个“密码”

2021-12-21 15:34     科技日报

冰川上白茫茫一片,科考队员的红色衣服格外醒目,一行十几人步履蹒跚,喘着粗气,回到位于海拔5600米的科考营地。11月中旬,第二次青藏科考总队长姚檀栋院士带领的科考小分队,完成了又一次在拉萨河1号廓琼岗日冰川区的考察任务。高原逐渐进入严冬,科考工作将从大量出野外转向以实验室为主,我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也即将进入第5个年头。

科考队员正在登上冰川

有着“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之称的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战略资源储备基地,也是亚洲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同时,作为地球上最独特的地质—地理—资源—生态单元,青藏高原被科学界称作“天然实验室”。这里的冰层下封锁着千万年来气候环境变化的蛛丝马迹,湖底则记录着沧海桑田的变迁……

为探寻青藏高原蕴藏的地球奥秘,在时隔近50年后,2017年我国启动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10大任务,260多家单位,7000多名科研人员,1500多个日日夜夜……科考队员们在高山上爬冰卧雪,在河谷中徒步前行,在湖泊中乘风破浪。

他们是“第三极”上的探险家,却无暇欣赏风景。

他们,正在破译埋藏千万年的“青藏密码”。

1

“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

2017年8月19日,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牵头,第二次青藏科考在拉萨正式启动。启动式上,一封特殊的来信令在场所有的科研人员沸腾——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要求科考队聚焦水、生态、人类活动,着力解决青藏高原资源环境承载力、灾害风险、绿色发展途径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要“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青藏高原研究工作。1971年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制定了基础研究八年科技发展规划(1972—1980),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是其中五个核心内容之一;1980年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了出席首届青藏高原国际科学讨论会的中外科学家;201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最大的贡献”“青藏高原生态十分脆弱,开发和保护、建设和吃饭两难问题始终存在,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坚持生态保护第一”。

科考队员进行地质调查

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展了第一次大规模的青藏科考,全面完成了260万平方公里的考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参与科考的刘东生、叶笃正、吴征镒等先后获国家最高科技奖,有40余名科考队员先后当选为院士。

青藏高原研究之所以如此受关注,不仅因为它特有的地质地貌和资源,还因为它对周边气候甚至全球环境、资源等带来的巨大影响。

姚檀栋这样比较两次青藏科考:第一次是发现,第二次是看变化。而近几十年,这种变化之快,让研究人员始料未及。

姚檀栋从学生时代第一次出野外,到如今担任科考总队长,已经在青藏高原上行走了近半个世纪。他明显感觉到,青藏高原正在变暖、变湿、变绿,降水多了,植被好了,也没那么冷了。“过去60年来,我们经历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气候变暖,青藏高原作为地球‘第三极’,是全球气候变化最敏感地区之一,其升温率超过全球同期平均升温率的两倍。”

全球变暖,青藏高原气候更宜人,难道不好吗?但姚檀栋看到的却是风险。

果然。

2016年7月,西藏阿里地区日土县东汝乡阿汝错湖区冰川群53号冰川发生冰崩。“它几乎是飞下来的,冰体4分钟内向下移动了5.7公里,形成冰崩扇前的速度约每小时90公里。”姚檀栋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碎冰冲入阿汝错掀起了10米高的巨大“湖啸”,在湖对岸留下了清晰的冲刷痕迹,最远达到离岸250米处。

2个月后,53号冰川南侧的50号冰川也崩了。阿里地区发生这样的冰崩,在有记录以来是闻所未闻的。姚檀栋解释,不同于藏东南冰川的周期性运动,阿里地区的冰川是极稳定的冰川,冰崩与气候变暖直接相关。遥感数据显示,从2011年开始,发生冰崩的两个冰川都出现了上部冰体向下部快速迁移的现象,这说明冰崩的发生有一定积累过程。姚檀栋判断,这种冰崩很可能继续发生,他将这种冰崩看作一种新出现的冰川灾害。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