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常遇春杀降的记载比比皆是,其中《明史》曾经提到,常遇春、徐达在九华山下大败陈友谅后,就如何处置三千战俘问题发生分歧,常遇春主张全部杀死,而徐达则坚持奏请朱元璋后再做定夺。但让徐达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他派人奏请此事时,常遇春却瞒着他,带着手下士兵连夜坑杀过半数降卒。朱元璋获悉后很不高兴,赶紧命人释放幸存者。
(徐达)还镇池州,与遇春设伏,败陈友谅军于九华山下,斩首万人,生擒三千人。遇春曰:"此劲旅也,不杀为后患。"达不可,乃以状闻。而遇春先以夜坑其人过半,太祖不怿,悉纵遣余众。见《明史·卷一百二十五》。
等到常遇春率军围攻赣州时,朱元璋鉴于他先前的斑斑劣迹,特意派使者警告常遇春,一旦攻陷赣州不许屠城。因为有主公的严厉警告,所以常遇春在拿下赣州后果真没有屠城,并且也没有杀死守将熊天瑞。朱元璋闻讯后,专门写了封褒奖信给常遇春(详情见《明史·卷一百二十五》),由此可以推测,常遇春平时很喜欢屠城,在没有主公明令禁止的情况下,必定屠杀过难以计数的百姓。
正因为常遇春喜好杀降屠城,所以这种坏习惯也传染给部将们,以至于他们在被派往各地去作战时,也往往有样学样。据《湘潭县志》、《湘上痴脱难杂录》等地方志记载,洪武二年(1369年),陈友谅旧将饶鼎臣在湘潭一带作乱,常遇春的部将严广奉命平叛,事后对该地区进行大规模屠城,使得当地居民由数万户骤降至七八户,实在是惨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