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际战果来看,常遇春并非"嘴货",在生平参加的大小百余场战事中,几乎从未吃过败仗,堪称古今少有的"神将"。正因如此,世人对常遇春的评价极高,连朱元璋都多次赞许道"当百万之众勇敢先登,摧锋陷阵,所向披靡,莫如副将军遇春信矣哉"(见《国榷》)。然而常遇春虽然勇猛无敌,但此人在战场上却经常做一件缺德事,并因此招致无穷的骂名。这件缺德事,便是杀降。
自古以来军界便有"杀降不祥"的说法,最忌讳对缴械投降的敌军、民众大开杀戒,认为做这种事会损人阴德,导致行凶者横死。虽然这种说法有些迷信成分,但历史上确实有很多名将在背负"杀降"的骂名后,最终落得横死的下场,不能不引起后世的警戒。
然而,常遇春或者是不读书,或者是不信邪,总之对于"杀降不祥"这个观点,根本不以为意,甚至还特意用实际行动来挑战这个规律。综合各种史料来看,常遇春对屠城"情有独钟",但凡攻破敌军的城池,便会将城中的军民屠戮殆尽,直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才心满意足,堪称"人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