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燕云十六州是由谁收复的吗

2024-08-06 11:22  360kuai

​大家都知道唐朝末年藩镇割据乱象丛生,专横跋扈的武将们相继建国称帝,五代的第三个王朝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后唐河东节度使)反唐自立,向北方的契丹求援。契丹国主耶律德光与石敬瑭约为父子,出兵帮助石敬瑭建立了后晋政权。随后,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契丹的疆域扩展到长城以南,往后中原数个汉族朝代因此均受到游牧民族南下的巨大压力,甚至国家灭亡,社稷倾覆。那么燕云十六州都指的是那些地方呢?石敬瑭献出燕云十六州以后,是由谁将燕云十六州收复了呢?

据史籍记载,“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燕云十六州又称“幽蓟十六州”,是指:幽州(今北京)、顺州(今北京顺义)、儒州(今北京延庆)、檀州(今北京密云)、蓟州(今天津蓟县)、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河间)、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新州(今河北涿鹿)、妫州(今河北怀来)、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河北蔚县)、应州(今山西应县)、寰州(今山西朔州东)、朔州(今山西朔州)、云州(今山西大同),这十六州历来是中原王朝抗击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屏障,所处的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地缘战略价值巨大。

后晋石敬瑭献出燕云十六州之后,中原又经历了后汉、后周、北宋、金国、蒙元的统治。虽然后汉、后周、北宋是汉族王朝,但始终没能收复燕云十六州,而北方的少数民族辽国、金国和蒙元在政权的交替过程中一直占据燕云十六州。在非汉族的统治者统治了455年(913-1368年)之后,史上出身最低贱的皇帝明太祖朱元璋遣大将徐达、常遇春攻克元大都,将元朝统治者赶回到草原大漠,这才将燕云十六州得以重新并入汉人势力范围。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天子守国门,直接将都城建立到燕云十六州之中,更是巩固了汉人政权对燕云十六州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