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发现中国防疫“一切如常”:新变种的出现,一定程度证明“清零政策”正确(2)

2021-12-02 16:30  观察者网

研究写道,“结果表明,疫情防控措施不仅有效控制了病毒在中国的传播,而且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重大公共卫生效益。”

《自然》网站截图

事实上,不止彭博社注意到了“奥密克戎”出现后,中国与其他国家反应的不同之处。

11月29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谈到中国针对“奥密克戎”的应对措施时描述道,“中国的回应,或者说是没有回应,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在全球人心惶惶之际,中国显得很淡定。

CNN在报道中用较大篇幅,向英文读者介绍了中国的防疫政策以及张文宏、吴尊友等中国学者近期的表态,并提到了中国疾控中心近日发布的一组预测数据。

在这篇题为《与COVID-19共存:估计和展望》的文章中,学者预测,如果采用美国的防疫策略,我国每日的新增病例数将超63万例;若采用英国的防疫策略,我国的每日新增病例数将超27万。

11月29日,BBC中文网也试图“中立”起来,总结称“没有完美的决策,不过是在不同‘得与失’之间做取舍”。

英媒说,在选择“生命”还是“生活”的问题上,中国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政策取向。而在疫情暴发四个月左右时,中国就提出了“双循环”的经济策略,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换言之,中国足够大,并不像新加坡和以色列,内部的统一大市场可以为经济复苏提供动力。

据《华尔街日报》12月2日最新消息,南非国家传染病研究所表示,南非1日新增8561例新冠感染病例,较前一天的确诊病例几乎增加一倍,因为“奥密克戎”正在推动该国新一波疫情。

同时,新冠检测的阳性率从前一天的10.2%跃升至16.5%。高阳性率意味着许多感染病例没有被检测到。

根据世卫组织的数据,随着美国确认出现首例“奥密克戎”病例,全球已至少有24个国家和地区发现该毒株。

国家卫生健康委本周表示,我国的“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仍然有效。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已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建立了特异性核酸检测方法,并持续针对可能的输入病例开展病毒基因组监测。

12月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郑忠伟还透露,我国正在快速推进“奥密克戎”株疫苗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