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涨价!一线锂电池厂明年合约报价调涨2成
近日,有供应链内人士指出,国内一线电池厂,近期开始通知已签约定合约的客户重新协议价格,原则上报价拉升2成左右。
此前,这部分电池厂商对于2022年锂电池合约价格坚持不调涨。
该供应链者还透露,由于需求正旺,竞争对手短期追赶不及,厂商2022年报价预估将全面上扬。
电池厂商调价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新能源车需求向好,动力电池供需向好,二是锂电上游大幅涨价导致电池厂商成本压力加大。
上游原材料涨价,传导至电池厂家。
现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增直接带动动力电池需求,而我国动力电池原材料的矿产资源短期内难以充足供应,原材料存在不同程度依赖于进口的现象,但受疫情影响,国际主要锂矿出口国的出口速度放缓,导致供不应求,直接推高了相关原材料的价格。
今年以来,六氟磷酸锂成为名副其实的“涨价王”。
数据显示,截至11月中旬,国内六氟磷酸锂市场主流报价在51万-57万元/吨左右,零星散单商谈重心上探至60万元/吨,相较于年初11万/吨的价格,涨幅高达390.91%。
此外,碳酸锂、氢氧化锂等材料价格同样大幅上涨。11月25日,电池级碳酸锂连续三日报价突破20万元/吨,较去年同期的4.35万元/吨上涨359.8%,年初至今上涨277.4%。
据行业相关机构初步测算,电芯和电池系统的理论成本上涨幅度均超过30%,考虑到长期订单、供应协议等成本对冲,成本压力传导至电池企业约为20%,这意味着即便电池涨价2成,很多电池企业也难以赚钱。
目前,原材料上涨所带来的成本压力最初基本上是淤塞在电池生产端,由电池企业硬扛,导致企业利润率下滑。增收不增利成为普遍现象。
宁德时代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动力电池系统毛利率为23%,与去年的26.56%相比下滑了3.5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