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非洲找了很多地方,才筹集到这5万多个口罩,事后收到了这张捐赠证书。
没想到,疫情持续的时间远比我想象中漫长。国内工厂停工发不了货,即便能发货,也只有几个船运公司还能发货柜。那段时间,单个货柜的价格直接暴涨了一万多美元,还一柜难求。而非洲这边,疫情也逐渐蔓延,很多人失业,消费能力下降,找我批发的店老板们少了大半。
我堵在中间两头难,每天运营成本、租金成本、物流成本都在走,就是货不走,看着账面上的钱一点点下降,现金流越来越紧张,我愁得彻夜难眠。虽说做生意亏亏赚赚很正常,可我已经完全没有了辞职时意气风发的样子。那阵子,我四处寻找出路,看到哪个行业能挣钱,哪怕利润率低,也会像老鹰看见肉一样冲过去叼走。
防疫物资和国际机票是我最早开始做的,当时国内缺货严重,我迅速反应过来这两类产品需求旺盛,抓紧借钱联系供应商和买家,希望多少回点血。刚开始生意不赖,干了没多久,越来越多人意识到这是块肥肉,大伙儿一哄而上,不到两个月我就没什么空间了。
我迫切想改变局面,又不知从何下手,只好回过头来看我熟悉的二手服装生意。在干批发之前,我就了解到欧洲已经有了很多二手服装品牌,衣服经过分拣处理,再挂上吊牌到连锁店零售,整体利润更高。我想,反正摊了那么多货卖不出去,做批发不如做零售,可以试试把衣服都打理好再卖。
我从第一家店开始试验,专门雇人刷鞋、熨衣服、洗毛毯,收拾干净了再摆上货架出售,比如一双9块钱收回来的运动鞋,没有开胶裂缝、通身整齐的可以卖9美元,一些受欢迎的男士牛仔裤、女士连衣裙、化纤毛毯卖得更好,一件就能挣以往四五件的钱。试了一段时间发现零售也好卖,更坚定了我走品牌化的路线。
这是转型做零售之后,我在选址装修门店。
【如果你也想讲述自己的故事,请发“私信”告诉“自拍”】
一年多时间,我的零售店不断开业,慢慢扩展到十七家。我之前资金紧张的状况缓解了不少。为了把品牌做大做强,我还另辟蹊径,请当地网红给我的二手产品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