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牢山四名失联人员均已遇难 专业人士为何会遭遇不测?(3)

2021-11-23 10:09     华商网

人和熊会偶然“邂逅”

哀牢山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站位于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段山顶部,年已五旬的杨效东教授是副站长。上世纪八十年代,杨教授就在哀牢山从事生态考察研究工作,他这样描述哀牢山——我是做生态学研究的,这和地质考察不同,但也有一些共性,都是在山林野外工作。野外工作难度到底有多大?对于一块生态样地的考察,需要在密林里走很多路。

这里野生动物多,最凶猛的是黑熊。我们站上的一位工作人员在山上安装红外相机,突然就偶遇了!幸亏有一定距离,人和熊都小心翼翼躲开。最怕的情况是你闯进了带有幼崽的熊的领地,这样很危险。这里有山民被熊伤害过,多是在采蘑菇采草药时发生的。另外还有毒蛇,上世纪90年代,我们站上的工作人员被蛇咬过。

和《侏罗纪公园》里森林一样

杨教授表示,现在温差非常大,11月份,哀牢山晚上温度不会超过10℃。进入山上的密林,和在电影《侏罗纪公园》看到一样的——明明外面的阳光很好,但密林深处光线不好,尤其雨天不容易看清路。一旦进到林子里,看不到周围的环境,人容易失去方向感,就会迷失。黑暗中还会有树枝、溪流、深沟的拦阻。

最危险的是大树上的枯枝,风一吹,就砸下来。所以,大家上山都会佩戴安全帽,非常小心,出发前都会做好方案,请山民来做向导,干粮和水必须携带,每一次出去都是一个团队,大家都带对讲机,保证能够彼此联系,确保每个人都安全。

无人机有时也会失去联系

哀牢山的最高峰有3166米,有9座山峰的高度都超过了3000米,平均海拔也达到了2500米左右。对于救援人员来说,海拔高也就意味着昼夜温差较大。

哀牢山气候十分复杂,从山顶到山麓有6种气候模式,跨越了寒温带气候和南亚热带气候。

并且,哀牢山很多区域都有大雾的问题,能见度也只有10米的样子。甚至当救援队的无人机在这里飞行时,也会因为某些地方信号太弱而失去联系。所以,不是所有先进的救援设备都可以在哀牢山被用上。 本组稿件综合央视、新京报等

哀牢山悲剧时间表

11月13日

4名调查队员徒步进入哀牢山,计划翻过山脉到达玉溪市新平县完成预定任务。与司机约定14日下山,与后方联系的最后时间在11月13日下午。

11月14日

四人没有消息

11月15日

19时28分,普洱市镇沅县接到失联报告

11月16日至19日

持续搜索,累计投入专业救援人员和当地干部群众8000余人次。

11月20日

发现失联人员简易宿营窝棚及雨衣碎片。在原有救援力量的基础上,增加搜救人员。搜救队伍分为13个小组,其中重装穿越3组、地毯式搜救10组。3支重装穿越组共24人携带5天的补给、露营装备,翻越哀牢山向新平方向搜索前进,10个搜救组将围绕失联人员生活过的区域进行拉网式、地毯式搜救。

11月21日

加大发现雨衣地区周边的搜索力度。同时,为节约救援往返时间成本,20日晚进山搜救的山地救援队员在山中过夜。指挥部采用空投方式为其提供补给,最大限度缩短搜救人员往返时间。

21日18时33分

发现三名失联人员,已无生命体征。

11月22日

8时32分左右,找到第四名失联人员,也无生命体征。

22日11时30分

开始往山下运送四名失联人员遗体。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