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牢山四名失联人员均已遇难 专业人士为何会遭遇不测?(2)

2021-11-23 10:09     华商网

一名护林员也提到,哀牢山地形过于复杂,上山下坡总是弯弯绕绕,遇上大雾天气,行路会变得更难,“即便是有野外生存能力的退伍老兵,也难免遇到难题,连我们上山都很谨慎,基本是从哪上就从哪下。如果对这片区域的方向感不太好,你到了开阔地带,可能也看不清哪是哪,容易偏离方向。”

护林员:专业人员也需要陪护

上述护林员还提到,哀牢山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随着管理逐渐规范、完善,进入保护区需获得准许,“游客是不允许进入的,专业人员也需要护林员陪护”。

不过,樟盆村的一名护林员提到,11月13日,当他得知有车辆人员上山后,曾前去探寻情况,“到的时候,调查人员已经进山了,只看到了他们的司机。”多位樟盆村村民也提到,近些年他们很少有人进入哀牢山,一二十年前,当地村民曾上山采药,“但到的地方也都是边缘地带,而且都是跟着长辈走原来人留下的路”。

至11月22日下午15时许,赵雷等搜救人员还在有序撤离,他称,由于当地还在下雨,下山的路比较难走,耗时会比较长。“哀牢山不是外人可以想象的,推进难度很大”。

遇难人员衣冠较为完整

也没有被野兽侵害的迹象

据搜救队员描述,根据目测,4名遇难者衣冠较为完整,也没有被野兽侵害的迹象。4名失联人员为:张金榜、杨敏、张瑜、刘宇。他们都曾当过兵,最大的32岁,最小的25岁。他们的食物包括:2包蛋黄派、4个八宝粥、1包巧克力、1包瓜子、4包鸡翅、4瓶饮料。

他们携带的工具包括:RTK,森林罗盘,2把工兵铲,3把砍刀,油漆,排笔,树牌,卷尺,皮尺,钉子,一次性雨衣,1个2万毫安充电宝,1矿泉水瓶汽油(驾驶员何某某担心他们晚上下不来,从备用油桶里给他们倒了1矿泉水瓶汽油,供生火取暖、防野兽、稀释油漆用);张瑜背了1个迷彩大包(装了吃的和作业工具),张金榜背了1个灰色蓝色双肩包(装有罗盘、平板)。他们还携带了香烟,衣服包括:张金榜(黄色冲锋衣+保暖内衣),杨敏、张瑜(迷彩服+保暖内衣),刘宇(羽绒服+配发的冲锋衣)。

对于4人的不幸遇难,网友议论纷纷,有网友疑问:为什么失联后要不断移动位置?对此,专家表示,哀牢山属于原始森林地貌,昼夜温差大,如果夜间不能找到合适的环境躲避严寒,将有可能因失温导致死亡。而4人失联位置又属于哀牢山地形地貌最为复杂的区域,山壁坡度较大、多悬崖峭壁,就算是巡护人员,在平时走得少的地方也可能出现短时间的迷路现象。遇难人员执行任务期间,连日阴雨,能见度极低,在高山密林环境中,一旦迷路,往往很难找到原来的道路。

此外,多名医院医生及资深山地救援队队员表示,哀牢山四人遇难的原因最大可能是失温。失温是指在比较极端的天气情况下,如潮湿寒冷大风天气下,身体产热的速度赶不上热量丢失的速度,导致核心的体温下降。

哀牢山此时正值入冬天气,昼夜温差较大,白天能达到20℃左右,到了晚上则降到七八摄氏度,山区树木高大茂密,加之近期连日降雨,林中有雾,能见度极低。这样的情况下,失联人员如果遭受失温带来的负面影响,情况十分危急。

失温初期会觉得很冷,如手脚不自主抖动,中期会出现意识不清楚,动作不协调,后期可能造成意识丧失、昏迷、心跳骤停导致死亡。

据悉,0~10℃是失温的高发温度区间。一般在低温下,正常成年人超过两个小时就有可能出现失温症状。

哀牢山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山?

哀牢山,这个听起来充满伤感的名字,据说在彝语中是“野兽出没的地方”。这几天,它因为4名考察队员上了热搜。这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山?藏着怎么样的风险?以致专业考察队员也会失联?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