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在联合太平公主诛杀韦后的唐隆之变中,就杀伐决断,绝不留情。在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商议好政变计划后,有人提议要告知相王李旦,但是李隆基不想让乃父知晓,说:"如果此事相王同意,就是置相王于危险之中;如果相王不同意,我们的计划就会落空。"最后众人决定先起事诛杀韦后。诛杀韦后之后,李隆基去向李旦请罪,李旦说:"你何罪之有?如果不是你杀伐决断,恐怕我的性命也堪忧。"
通过各种宫廷政变上位的唐玄宗,当然最忌讳宫廷政变,即便是自己的儿子也绝不手下留情。
唐玄宗在李林甫和武惠妃的推波助浪下,下旨将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贬为庶人,随后处死。大唐百姓深知其冤,将其称为"三庶人"。
但是唐玄宗并没有立寿王李瑁为太子。究其原因,武惠妃与武则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既是武则天的侄孙女,又是武则天的孙儿媳。大唐刚从武则天的大周阴影中走出来,立后不立武,成了大家的共识,立武惠妃之子为太子,恐被朝廷上下物议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