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印站在了一起?

2021-11-15 10:00     环球网

“中国和印度,站在了一起。”这是这两天不少西方媒体关注的焦点。要知道,自去年的加勒万河谷冲突以来,中印关系愈发紧张。印军最高将领、国防参谋长拉瓦特11日竟公开声称,“目前印度的头号敌人是中国,而不是巴基斯坦。”但在备受关注的《格拉斯哥气候公约》达成的最后一刻,印度“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下”,修改了淘汰煤炭的措辞。

从“逐渐淘汰”到“逐渐减少”,差别看起来细微,却代表着中印等发展中国家并肩争取自身利益的努力。中国和印度,作为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有着相似的处境、相似的立场和相似的要求。问题是,中印紧张的双边关系,会影响两国在气候变化这类全球性问题上的合作吗?后者又可能带来两国双边关系的缓和吗?

01

当地时间11月13日19时40分,距离《格拉斯哥气候公约》达成只剩一步之遥。

印度环境部长布彭德亚达夫突然出面,打断了刚刚启动的表决进程,要求就淘汰煤炭的措辞进行修改。在向与会者通报这一最新进展时,东道主内阁部长、大会主席夏尔马一度情绪激动,“看起来都快哭了。”彼时,由于各国一直就公约细节僵持不下,原定于12日闭幕的会议已经延后了一天,代表们整整熬了一个通宵。

这已经是该协议历经26年、第26次国际磋商了。20点15分,经半个多小时的紧急磋商后,公约最终获得通过:根据印度的提议,早前草案中的淘汰煤炭(phase out)的条文被修改为“逐步减少”(phase down)煤炭使用。

资料图 新华社发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中国与印度站在了一起。美国之音称,印度是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下,在最后一刻提出了反对意见。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则在其头版头条上写道:印度和中国阻挠了联合国终止使用煤炭的公约。

联合国官方网站13日发布的新闻稿更为直接,称“在谈判的最后一刻,中国和印度提出就淘汰煤炭的措辞进行修改。”尽管亚达夫在会上做出了解释,称修改条文的目的是体现“新兴经济体的国情”,但对一些在减排目标上“志存高远”的西方媒体来说,显然很难与中印产生共情。

一方面,他们不断渲染夏尔马的悲戚。他低头含泪的照片占据了英国各大媒体的巨幅版面,并配以协议达成时的感言:“我要为协商过程的发展致歉,我深感抱歉。”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断凸显自身的深明大义、委曲求全。比方说,美国气候特使克里就表示,各国政府别无选择,只能接受。“如果不这么做,就没有协议”。更有甚者,我们熟知的BBC等媒体直接诋毁中印“恃强凌弱”,声称这是两国“地缘政治实力的无耻展示”,让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岛国别无选择,只能随波逐流。

报道认为,在这种情况下,经过长期谈判达成的协议看起来就像是“为威胁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深深伤口贴上了软软的膏药。”可抱怨归抱怨,辱骂归辱骂,在大多数人看来,《格拉斯哥气候公约》的达成仍具重要意义。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