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恒驾崩,刘启继位,晁错彻底得到重要,他先任内史后升任御史大夫,成为刘启智囊加恩师,于是晁错开始在刘启执政过程中不断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大多数被刘启采纳。
晁错一生的功绩有:移民实边,重农贵粟,削藩等。他的文学成就有:《论贵粟蔬》《言兵士蔬》以及《汉书.艺文志》记载31篇文章。
晁错建议削藩:公元前155年,晁错贾谊上书刘启对全国各地的藩王进行削藩,被刘启采纳,刚开始削藩工作有条不紊稳步推进,这样以来朝廷管辖面积增加,权力加大,然而各个藩王的权利变小管辖面积变小资金收入也相应变小,这样一来二去各藩王与朝廷矛盾增加,对晁错的恼恨与日俱增,后来各藩王放出风声,密谋叛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七国之乱"),刘启当皇帝后没有经过战事,对各个藩王暗潮涌动如坐针毡,再回来,藩王放出风来,"诛晁错,清君侧",刘启的母亲窦太后对刘启一番教诲后亲自下令,诛杀晁错,于是历史上被认为能力不大的刘启左右为难难做取舍,最后迫于压力,于东市腰斩晁错。令刘启及窦太后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晁错被腰斩后还是发动了"七国之乱"。人家七国藩王只是变相的拿晁错"祭旗"。
可怜晁错一代名士,西汉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就这样因为建议刘启削藩被杀,呜呼哀哉,呜呼哀哉,悲愤至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