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探索其实比太空探索更困难:深海10000米究竟有多恐怖?(3)

2022-01-01 13:59  互联网

人类在陆地上最深的钻探记录也只有10000米左右,可是地壳的厚度就有17000米左右,由此可见人类离地球核心还远着呢。不过深海10000米对比陆地而言已经不用钻了,因此如果等到技术成熟可以实现在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再向地下钻探,说不定可以到达地心

我国的深海探索万米时代

我国的海洋探索在这十年以来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国际对于海域的领属已经有了清晰地划分,因此海洋也属于国家的固有领土,不容侵犯。但是陆地周边的领海相对于公海的面积还是有限的,并且在深海中蕴含着丰富的油气等矿产资源尚未被发现开采

全球海洋的平均深度超过3500m水深大于1000 m的深海区域超过90%,其中绝大部分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不属于任何国家管辖的国际海域,约占地球表面积49%。所以世界各国将目光转移到了公海范围。

因此,为了使国家可以争取到海洋利益,我国的许多科学家这些年也一直积极在做深海探测的相关研究。“蛟龙号”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崔维成作为蛟龙号的第一副总设计师,搭乘蛟龙号作业型潜水号下潜到了海底7062m的位置,实现了中国载人5000米以下探索的目标。在接受采访时他说目前已经启动了1.1万m全海深水潜水器研制“彩虹鱼挑战深渊极限”项目,有了蛟龙号的好的开始,未来一定会更加顺利。

2020年这一年,中国除了将嫦娥五号成功送上月球采回月壤以外,名为“奋斗者”号的载人探测器也成功到达了马里亚纳海沟的底部,深度10909米,中国载人潜水探测由此跨入万米时代。“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任务在这一年同时完成了,奋斗者号的核心部件使用国产的数目占到了总部件的96.5%,因此我们完全可以称它为我们国产的深海探测器

它的形状是圆球形的,使用新型的钛合金材料经过特殊工艺焊接而成,完全可以顶住海底万米的高压。科学家搭载该探测器下潜发现了海洋底部的冷泉区和热液区,那里都蕴藏着丰富的资源。目前还没有对这些资源仔细探索的能力,但是他们相信未来像“奋斗者”号这样的探测器会带着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去海底探测寻宝。

深海探测的意义

陆地上的矿产资源已经被人类开发得差不多了,但是海洋中尤其是深海中蕴藏的矿产,人类现在只发现了冰山一角。不论是海底珍贵的“稀土”资源还是和洋中脊热液口的金属硫化物,这些都是陆地上很少甚至是没有的矿产。并且海洋的领域如此广阔,矿产的总量也一定比陆地上的更多,因此现在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对于海洋资源的探索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

除了有矿产这种既得利益之外,海底微生物对于人类探索物种的多样性有着重要的意义,生物学家的研究证明现在陆地上生存的多数生物其实都来自海洋。

如果可以取得更多海洋生物的详细资料,相信对人类起源的探索将跃进一个高度,并且海底构造的形成对于人类研究地球历史也有着重大意义。

海洋环境保护

新闻报道中海面上漂浮着密密麻麻塑料袋的场景经常出现,海洋的生态现在也处在人类的不断污染当中。不论是出于对海洋生物的保护,还是为未来人类的海洋探索奠定基础,保护海洋环境都是我们现在必须要做的事情。不然,还没等到人类真正能走出载人探测器探索10000米海底之下到底有什么的时候,海水就已经被不可降解的垃圾填满了

为此,对于日前日本自作主张向海洋中倾倒核废料的做法,我们应当是全力抵制的,海洋是全世界人类共同所有的,日本的这种做法不仅污染了自己周边的海洋环境,还会使得这些具有强辐射的物质随着洋流流向海洋的各个部位,严重损害了海洋生态。这种自私的做法,应当受到全人类的谴责。

结语

经过介绍,大家了解了海底10000米深处的环境是多么的恶劣,并且巨大的压强是人类目前无法承受的。所以如果想要让深海探测的人类和太空探测的人类一样在海底行走,是行不通的。或许在未来,可以研制出像宇航服一样抗压能力极强的“深海探测服”,等到那时人类就可以实现在海底行走的愿望了。

再者,马里亚纳海沟只是现在人类发现的海洋中最深的地方,说不定在海洋的某一个角落有比它更深的存在。而人类对于深海的探索,势必要克服“你凝视着深渊,它也凝视着你”的这种对于深海未知性的恐惧,在海洋探索过程中幽闭的环境也时常会使人产生幻觉。不过不论未来深海探测的发展如何,保护海洋环境都是每一个地球公民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