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尔·拉夫特:应对气候变化,不能变成富国无耻胁迫穷国放弃发展(2)

2021-11-05 09:00     观察者网

如果不看那些陈词滥调、演讲和宏大目标,现在需要承认这个不好看的事实,就是到21世纪末人类还缺乏意志和资源来放弃化石能源。当然,由于技术进步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会降低,但是这不足以达到联合国设定的1.5度控温目标。气候变化运动分子坚持认为,要是做不到这个,人类就会灭亡。这种说法只是预测,只会引发恐慌、草率决定,还会把几万亿美元花在不重要的目标上。

人类诞生以来,已经经历过大量自然灾害,只有把讨论从宏大的零排放目标,转变到更现实和可持续的目标上,自然灾难是能应对的。这样,人类就能在一个更温暖的地球上生存和繁荣。

我们需要将目标从阻止策略变成调整策略,来优化资源分配。阻止策略需要投入几万亿美元来转变能源来源,能不能阻止温度升高还不确定,但是我们还没有几万亿美元,只能寅吃卯粮。调整策略就是提高对气候变化的抵抗力,同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能源消耗。这两种相反的策略可以组合使用,来应对各种气候问题,包括河南的暴雨、东地中海的森林火灾,或者孟加拉的洪水。

格拉斯哥会议的主张是花几万亿美元来阻止气候变化,降低极端气候发生频率。而调整策略是假定洪水、高温、海平面上升还会继续发生,但是我们不要把城市建在危险地区,还要提高城市的安全性。这需要更好的城市规划、水资源管理、建筑的隔热和通风,配备巡逻队和灭火飞机扑灭森林火灾,建立防疫设施,公共交通,改进工程研究而不是性别研究,以及更好的紧急状况应对。

海平面上升可能导致某些地区不适合居住。但是,控制升温并不是好方法。几个世纪以来,荷兰很多地区低于海平面,但通过工程设施、城市规划和建筑技术,这个国家繁荣了几个世纪。孟加拉经常遭受洪灾,但是只有发展起来才能应对灾难。这是问题的关键。应对气候变化的聪明办法是发展。穷国的主要任务是满足民众的基本需求,根本无力应对全球性挑战。孟加拉需要发展到荷兰的程度,而不是走其他路。全球最大的两个排放国美国和中国出现紧张态势,触发了贸易战、科技脱钩、核军备竞赛、太空武器化,这影响了全球繁荣,也削弱了全球能应对各种挑战的资源。

在讨论B计划前,还需要先普及下气候讨论的性质问题。今天,谁要敢质疑所谓的“科学共识”,就会被边缘化和污名化,他们在媒体上被消声了。各国政府、国际开发银行和非政府组织投入大量资金来推动格拉斯哥会议的主张,打击主张调整策略的人。我们需要更成熟、安全和宽容的讨论,来讨论如何优化使用我们和子孙后代的资源。

我们不能把化石能源看成人类的敌人,事实上也不是。过去半个世纪中国人均寿命翻了一倍,GDP增长了150倍,一个重要原因是有充足和廉价的化石能源。要否认其他地区也有这种发展环境,这是不道德的。向化石能源宣战,把赌注都压在试验性技术上,是一种缺乏严肃讨论的赌博。

不幸的是,西方世界不会考虑这种方案。未来要看中国、印度、巴西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能不能提出一种替代性方案?这种方案是与自然共存而不是宣战,平衡繁荣与环境。更重要的是,基于理智而不是冲动。

本文发表于2021年11月4日《能源安全期刊》(Journal of Energy Security)网站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