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皇帝的地位是最高的,如果说了让皇帝不高兴的话,那么挨个打下个狱都是小意思,真惹急了皇帝,满门抄斩都是常事。所以劝谏无疑是一件风险很高的事情。明朝就有一个文官,先后惹怒了三代皇帝,下狱、被殴,两次差点没命,但都挺了过来,就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这个人叫李懋,字时勉,因此也被称为李时勉。
李时勉得罪的第一个皇帝是明成祖朱棣。当时朱棣打算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李时勉是江西人,他不赞成迁都,无论是从个人角度还是从全局考虑,于是他列出了各种不该迁都的理由上书给朱棣、结果朱棣很生气,觉得作为大臣李时勉应该千方百计找理由支持皇帝的念头,哪有这样阻止的?!于是李时勉就被扔进了大牢里,不过还好,只是吃牢饭,并没有被流放之类的。
李时勉得罪的第二个皇帝是朱棣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朱棣赏的牢饭,吃了一年多,李时勉又复出了。朱高炽登基后,李时勉又开始巴拉巴拉,把好脾气的朱胖子也给惹怒了。"仁宗怒甚,召至便殿,对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