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国之将破却仍旧歌舞升平
从《辛丑条约》签订后,大清朝已是一堆腐朽破烂的木头,4.5亿两白银的赔款压得这个庞大而古老的国家几乎喘不过气。但是国运的衰落丝毫没有影响那桐的心情和他歌舞升平的生活。"不论年岁如何,每逢年节,那家肯定会举办各种频繁奢华的饮宴聚会。甚至国难临头之际,遇到红白喜事也从未草率行事,各种喜分、奠分一丝不苟。"(孙燕京《从<那桐日记>看清末权贵心态》)
那桐写日记,前后坚持了36年。在这本90多万字的日记里,他绝少出现失望、反思、心灰意冷等负面心情。相反,他的日记里都是兴致勃勃、心满意足的高兴劲儿,并且几乎没有反思过国家、民族的命运。这也很好地说明了,他只是一个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的官僚,而非关注国家命运和民族未来的政治家;他是大清的蛀虫而非国家的脊梁。
1912年2月,清帝退位后,那桐前往天津,在那里买了一块地,盖了栋德式楼房,一家人迁居天津。但是仍旧时常回北京的金鱼胡同居住。这年7月,那桐患中风,身体日渐衰老,病重的时候连日记都不能坚持写,而要别人代为书写。1925年,那桐病死在北京金鱼胡同居所内,享年六十九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