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纪录片《“9·11”后的美国》封面海报——2001年,民主共和两党议员齐聚国会山,美国上下一心;2021年,特朗普支持者“攻占”国会山,美国人心涣散。
痛点二:
美国战略重点转移难掩国家整体性困境
20年来,美国战略思维悄然生变:以特朗普为代表的强人政治回归白宫;对崛起国家的战略焦虑在国会山甚嚣尘上;外交政策在智囊团眼中成为“赢者通吃”的排他战略;
地缘政治和集团政治再度被美国外交摆上台面;一度轰轰烈烈的反恐时代在“喀布尔时刻”的闹剧中曲终人散。
美国全球地缘战略重心从“大中东”加速转向“大印太”。但美国却不悔改不断寻找敌人、界定敌人并打败敌人的定式思维。这是美国对外战略难以摆脱的“思想钢印”。
▲美国立国于基督教之上,将世界截然两分成非黑即白的“天堂”和“地狱”,宣扬“正义”与“邪恶”之间的大对决。
马克思预言:“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人类社会终究不是你死我活的角斗场,人类也总要走出弱肉强食的“丛林”。随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斗”的心机又怎能胜过“和”的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