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并非败在垓下,而是阿房宫放的那把火,烧掉了人心(2)

2021-10-24 19:39     360kuai

历史学家习惯了将项羽和后来取得了天下的刘邦单个人的能力作比较,比较的结果是项羽是完美的天神,而刘邦不过是天神身边的一坨屎。其实这样的比较只偏重于俩人的前期表现,既不全面,又不能与后来的结果相吻合。可以这么说,结果的对过程的最好的诠释。刘邦本人是不咋地,但他可以用比自己有能力得多的人,他有张良、韩信、萧何、彭越、英布,遇事大家一起商量,项羽有谁呢?除掉"年七十,好奇计"的范增,还有谁?单个人再怎么优秀,也有出纰漏的时候,但是项羽太过于自信,自信到只有他自己的想法才是正确的。传说有一个没有留下姓名的小人物曾向项羽提出一个建议,说如果要建都城关中是最理想的地方,那儿是一个大盆地,四面全是山,有四个重要的关口,东边是和河南交界的函谷关,南边是靠近湖北的武关,西边是大散关,北边是萧关,四个关口环绕,其它地方都进不来。所以自古以来陕西有一个别名叫"四塞"之地。向他提出这个建议的人的下场如何呢?说出来会惊出你一身冷汗,--烹了。不需要我细说这"烹了"是啥意思吧?

读中学的时候接触到"鸿门宴",那时真的对西楚霸王怒其不争呀,多好的铲除对手的机会呀,一时妇人之仁,以至于后患无穷,我觉得今天对于"鸿门宴"这一次的运用仅仅只停留在表面上,是的,最初的动机的确不良,但随着事情的不断发展,它已经失去了最初的本意了,这个词儿确切的含义应该是当断不断必留后患。

干一番大事业的人如果不会发现人才重用人才,大事业必将成为大失败。在垓下让项羽输得一塌糊涂的韩信,原本就给他霸王打过工,在给霸王打工的日子里,韩信始终也就是一个普通的打工仔,这个人才很快被刘邦发现了,许以种种优越的条件,韩信能不动心吗?韩信本来是霸王刺向敌人的一把利剑,结果是这把锋利的剑却指向了霸王,这多么具有讽刺意味!还有江洋大盗出身的彭越,此人虽对政治一窍不通,却同样是战时一把不可多得的兵器,所向披靡攻无不克,而项羽又错过了这么好的一把兵器。

循着项羽的足迹,不难发现,他是在一错再错,步步为自己挖坑,退无可退了,最后只能自己跳下去了,垓下不过是他错误的道路的终点。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