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院十号:看韩国火箭这性能,可以确定完全由其自行研制(3)

2021-10-22 11:48     环球网

韩国KRE-075发动机处于什么技术水平呢?老司机查了一下,美国上世纪50年代为土星五号火箭开发的F-1液氧煤油发动机,比冲为304秒(真空)/263秒(海平面)。再考虑到F-1发动机的强大推力,韩国在火箭发动机领域的技术差距,恐怕都不止70年了……

另一个可以作为对比的是,中国长征四号乙火箭使用的一级发动机比冲是289秒(真空)/259秒(海平面),这就意味着韩国国产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比冲,仅与使用上一代“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燃料组合的中国火箭发动机相当,韩国方面糟糕的设计完全浪费了液氧煤油的优势。

或许,这也能从侧面证明“世界”号的确是完全由韩国自行研制的——其他航天大国估计已经找不出性能如此落后的液氧煤油发动机……

顺路说一下,韩国运载火箭采用液氧煤油发动机,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世界”号的军事用途。运载火箭与洲际导弹的确在技术上有很多共通之处,当年美国、苏联、中国等都是先有洲际导弹,再在其基础上研制运载火箭。但老一代运载火箭使用常温储存的“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燃料没问题,反过来让洲际导弹使用需要低温保存的“液氧+煤油”燃料组合,显然不符合战场需求,缺乏可行性。因此韩国成功发射“世界”号,最多只能说它验证了部分与远程/洲际导弹相关的技术,具备了自行发射军用卫星的能力,但并不能直接转化为洲际导弹。

总而言之,别说这次“世界”号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证明尚未完全掌握卫星发射的全套技术,即便发射取得成功,从技术角度看,它说破天也就是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与当今世界主流运载火箭之间还隔着半个世纪以上的技术差距。

韩国也有人意识到这个现实。根据韩国方面的计划,“世界”号当前最优先任务自然是保证发射成功,之后将对KRE-075发动机的性能进行升级,将推力增加到849千牛、比冲增加到315.4 秒(海平面),进而使“世界”号火箭的近地轨道有效载荷能力从1.5吨增加到2.8吨,尽力缩短与世界主流火箭的差距。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