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评价鲍威尔,微妙……(2)

2021-10-20 09:43     环球时报

即使这种开脱能让鲍威尔放过自己,很多伊拉克人却没办法放下他,即使鲍威尔去世也无法消弭这种仇恨。

“他的证词导致数百万伊拉克人死亡,他手上沾满了鲜血”,“他给伊拉克带来了混乱”。

在很多伊拉克人眼里,一瓶“洗衣粉”改变了他们一生,也是他们内心中鲍威尔的全部。

对于中国人来说,今天的中美关系也给了我们认识鲍威尔的另一视角。

鲍威尔2001年就任美国国务卿之前,美国国内对华舆论气氛并不好。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新保守派发表了很多呼吁遏制中国主张的文章,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

1995年《时代》周刊发表了一篇题为“我们为什么必须遏制中国”的文章,1997年一本名为《即将到来的中美冲突》出版,世纪末那几年不少类似书籍和文章接连发布,显著恶化了美国对华舆论氛围。

在这样的背景下,1999年的两件事进一步推升了中美关系紧张。一是5月份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二是美国炮制出李文和所谓“中国间谍案”。

2001年初上任的小布什政府并没有打算缓和这种紧张,他在上台初期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还顺势将中国定为了“战略竞争者”。

看上去,这神似这几年的中美关系。

但就在2004年末鲍威尔即将离任时,却肯定地称中美关系处于“30年来最好时期”。

这种扭转,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除了“9·11”让美国战略大变之外,这种转变又多多少少和鲍威尔有些联系。

不妨先看看他在即将上台时对中美关系的表态,这段话放在今天都很耐人寻味。

鲍威尔说,“美国不会把中俄看作是敌人或者潜在的仇人,美国只是将他们看作两个寻求独立发展道路的国家而已。我们之间存在着许多一致意见,当然也存在分歧。”

即使在当时,这也并不是符合政治正确的发言。

还没上台,鲍威尔就显现了自己的不同。确实,与很多出身军旅的美国政治领导人迥异,鲍威尔被认为是温和的鸽派人物。他很务实,且意识形态色彩并不浓厚。

在鹰派人物云集的布什内阁中,鲍威尔也是相对冷静、清醒的异类。就是这种不同,给中美关系带来了一些转机。

小布什上任不久,中美就发生了南海撞机事件,双方言论都非常严厉,几乎陷于敌对的状态。

但鲍威尔进行了低调的外交努力,最终事件得以和平解决。小布什之后向鲍威尔在解决事件时的冷静和稳健致谢。

在台海和军费这两件敏感议题上,鲍威尔的操作也很“资深”。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