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尚存争议,但却并不影响莫那比拉韦的"抢手"程度。
早在今年6月,默克公司便与美国政府达成了一项价值12亿美元的供应协议。根据协议,一旦莫那比拉韦获得FDA紧急使用授权或批准,默克公司将提供170万个疗程的治疗。
此外,还有多个国家也加入了抢购莫那比拉韦的行列。
据路透社报道,澳大利亚已经提前预定购买30万剂的莫那比拉韦,韩国也已经通过合同预订了2万剂。10月6日,默克宣布与新加坡政府签订采购合同。其他国家如日本、泰国和马来西亚均表示,正与默克公司磋商采购事宜。
欧洲药品管理局也表示,将考虑开始对莫那比拉韦进行快速审批。
默克指出,预计到2021年底将生产1000万个疗程的莫那比拉韦,更多剂量则定于2022年投产。
还有哪些口服药物在"路上"
除了莫那比拉韦,目前多国药厂均在研发新冠口服药物,并已经有一些药物走在研发前列。
首先是美国辉瑞公司研发的新冠口服药PF-07321332,它是一种蛋白酶抑制剂,针对新冠病毒具有抗病毒活性。辉瑞在9月27日发布的新闻稿宣布,PF-07321332将展开中至后期临床试验。
瑞士罗氏也在研发一款代号AT-527的针对新冠病毒的口服抗病毒药物。今年6月,罗氏公司发布了AT-527的II期数据,表现虽不如莫那比拉韦,但罗氏表示,该药物未来有潜力用作暴露后的预防性治疗。同时,罗氏在临床设计上与默克也采取了差异性方案,以症状开始缓解时间作为主要目标,预计今年年内将有Ⅲ期数据公布。
9月底,日本盐野义制药宣布,他们正在研发的新冠口服药物s217622也进入了最后阶段的临床试验。与辉瑞公司的口服药相同,s217622也是一种蛋白酶抑制剂。I期临床试验于今年7月在日本开始,目前正在进行针对轻度COVID-19或无症状SARS-CoV-2感染患者的II期和Ⅲ期临床试验。
中国也有药厂在研发新冠口服药物。10月4日,开拓药业发布公告称,其研发的一款AR(雄激素受体)拮抗剂口服药物普克鲁胺Ⅲ期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已于10月1日在美国的临床中心完成首例患者入组及给药。该公司表示,临床试验计划已在中国、菲律宾及巴西等14个国家的医疗中心展开。开拓药业的相关研究称,普克鲁胺通过抑制雄激素受体功能,进而阻断新冠肺炎病毒进入宿主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