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真的是“北宋最大的败家子”吗(6)

2024-10-03 06:42  360kuai

第二,改革登闻鼓制度。登闻鼓制度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民间传递社会民情的重要通道。公元984年,太宗下诏对唐代的登闻鼓院制度进行改革。亲自审理登闻鼓案件。有一次,一个叫孙崇望的基层官员敲打登闻鼓,控告曹翰搜刮民脂民膏,危害一方。宋太宗亲自接见了曹翰,当得知曹翰的贪婪激起民愤之后,宋太宗就开会与百官商议,最后下诏:削掉曹翰的出爵位,曹翰所侵占的土地予以没收。

还有一次,礼部侍郎宋白主管贡院的科举考试,只录取28名进士,其他各科100多人。当榜单贴出去以后,人们议论纷纷:宋白主持的考试不公平。有人向登闻鼓院敲鼓,请求皇帝讨回公道。宋太宗知道情况后亲自下令进行再次考试,最后录取了700多人。如果没有皇帝的过问和登闻鼓制度,这几百名苦读十年的考生肯定就名落孙山了。

第三,改革科举制度。宋太宗采取两项措施改革科举:首先,扩大录取名额。其次,考试殿试采用糊名制度。这一制度将考生的姓名等信息封锁起来,避免考官阅卷时打人情分,进而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糊名制度对中国科举考试影响深远。

四、严厉打击腐败

和哥哥赵匡胤一样,宋太宗是一位非常痛恨腐败的皇帝。976年登基之后,宋太宗就采用各种手段压力打击腐败。公元978年和985年,宋太宗就曾两次下诏,强调对贪腐官员革职后一律不得再用。宋太宗反腐败有多严厉呢?比如,宋太祖王皇后的哥哥王继勋,在地方贪赃枉法无恶不作,甚至斩杀奴婢为食,吓得老百姓敢怒不敢言。赵光义亲自下诏,将王继勋斩首示众,百姓拍手称快。官员卢佩受贿钱190贯,宦官冯彦琛倒卖砖瓦木料,最后都被斩首。

总而言之,宋太宗军事上差强人意,和他的哥哥宋太祖相差很大。但修建水长城这件事又能体现出宋太宗的战略眼光。宋太宗在文治上做出了一系列改革,其中的采访使制度,改革言路和举报制度维持了北宋100多年的稳定。宋太宗在反腐败方面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因此,宋太宗的功绩无法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并列,但他是一位合格的守成之主。将宋太宗和北宋帝王宋徽宗宋钦宗这些昏君并列,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