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打仗外行的宋太宗,办这事儿却真不含糊:当场动用了一万八千军队开工,要钱给钱要人给人,经过快速施工,北宋建立起了长达上千里,绵延7座军州的水长城工程。共经过19条河流,30个淀泊,河流上还有100条船只往来预警。宋军防守河北的军费开支被大大节省了。根据正史记载,水长城修好后的公元988年到995年这几年间,辽军向宋军发动5次进攻,宋军依托水长城抵抗五战三胜。
水长城的成功,证明了宋太宗自身所具有的战略眼光和执行能力。这一能力让宋太宗做个参谋或枢密使还是非常优秀的,但宋太宗要成为优秀的帝王,其战略眼光还得再看得更高一些。
三、优秀的文治
宋太宗在军事上差强人意,但他在文治上的亮点是相当多的。除了历史票友们津津乐道的《太平广记》和《太平御览》这两本大书,宋太宗在文治方面为北宋做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
第一,改革言路。或许是受到了唐太宗"从善如流"的鼓舞,宋太宗决心像唐太宗那样作一名从善如流,励精图治的帝王。在这一思维的驱使下,宋太宗对中央的谏官机构进行了改革。988年2月,宋太宗将谏官的名字做了改动,将左右补阙改名为左右司谏,左右拾遗改为左右正言,并鼓励谏官犯言直谏。在宋太宗的鼓励下,北宋涌现出了像寇准田锡那样的直言官员。如果放在其他年代,寇准田锡那样的官员有可能就掉脑袋了。但活在宋太宗时期,太宗就从制度上保证了他们言者无罪闻者足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