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15今将开幕 “世界期待中国发挥领导作用”(2)

2021-10-11 09:09  观察者网

COP15今将开幕 “世界期待中国发挥领导作用”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陈文俊展示白皮书

从《生物多样性公约》到"爱知目标"

《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早在上世纪70年代,国际社会就逐步意识到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保护自然资源的迫切性。

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通过了环境宣言,着重提出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此后,联合国规划署组织专家组开始探讨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制定国际公约的可能性。

1992年5月22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协议文本在肯尼亚内罗毕获得了通过。1992年6月5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生物多样性公约》向所有的国家开放签署。

中国于1992年6月11日签署了这份公约,成为最先签署的国家之一。截至目前,《生物多样性公约》一共有196个缔约方,是全球签署国家最多的国际环境公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公约的缔约方大会是公约的最高议事和决策机制,每两年召开一次。2010年10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10次会议在日本名古屋召开,通过了"爱知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简称"爱知目标")。

"爱知目标"共包括5个战略目标和20个具体目标,旨在应对2010年至2020年间国际社会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严峻形势。这也是全球第一个以10年为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

其中五个战略目标分别为:通过将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到政府和社会中,解决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成因;减轻对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压力,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通过保护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多样性改善生物多样性状况;提高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收益;通过参与式规划、知识管理和能力建设提高保护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