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花最为猖獗的时期,清朝用什么措施避免或减少感染天花(2)

2025-05-05 07:42  360kuai

天花分为大、中、小三类。它们症征相似,只是致死率不同。大天花会在3至5天内,出现无法控制的毒血症或大出血,导致患者死亡,致死率超过25%,中天花毒性减半,致死率为12%,小天花仅有1%存在生命危险。天花造成全世界至少3亿人死亡,是人类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最早被消灭的传染病。

皇太极被动避痘

大约公元1世纪,天花由越南传入中国,中医称为"痘疮"。至明末,这种病毒已经遍及中原。崇德年间,皇太极选择第一年九月到第二年三月大动兵戈,而四月到八月往往偃旗息鼓。之所以在冬季征明,皇太极出于两大因素的考虑:一是后金居住在东北,对天花没有免疫力。二是天花喜热畏寒,后金军队在冬季作战,可以有效避免感染天花。

天聪元年(公元1627年)正月十八,出征的贝勒发回战报,称:如若增兵,"勿以未出痘者遣之,患痘症。"皇太极回复:"倘遇时行痘疾,可令我未出痘之诸贝勒及蒙古未出痘之诸贝勒还,… … 其随从亦酌量遣回。"由此证明,皇太极为了避免感染天花,减缓了军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