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后来为了阴丽华,他甚至废掉了郭圣通,将已经进入不惑之年的阴华丽立为当朝皇后。两个人最终死后都合葬于刘秀的陵寝之中,因此可以说在历史之中,像刘秀这样痴情专情的帝王是绝无仅有的。所以对于让他背负的贪图美色,妄杀忠臣的罪名,自然是有些牵强了。
而且刘秀作为一个东汉时期的贤君,他和大臣们的关系十分的和谐,而且对于有功之臣十分的相信,从来没有过猜忌,即使当时手握重权的大将冯异受到一些居心叵测的小人弹劾,容易感到惶恐的时候,光武帝却大义凛然的告诉他说自己十分的相信将军的忠诚,忠诚的君臣就像父子一样,根本不需要有任何的畏惧。而且对于曾经反抗过他的将领,他招降之后也是给予了重要的职务,而且还将其封为侯爵。可见刘秀是一个明事理识大体的君主,同时也是一个惜才爱才之人。
那为什么这样的一个君主,最终却蒙受了不白之冤呢?这就要和戏剧所成的时代背景有关系了,因为到明朝初年的时候,因为朱元璋开始大肆的诛杀朝廷之中的有功之臣,导致很多文人十分的不满,因此就将情绪述诸笔端。而他们不敢明言,所以常常用前朝的皇帝作为文中的主角,借古讽今。因此也就歪曲了刘秀的真实形象,编造出了不符合本人作为的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