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心腹终于成为了皇帝心腹,在经过众多的磨难以后,杨溥的仕途变得一帆风顺,他在正统三年(1438年)升职成为太子少保、武英殿大学士,正式成为了大明朝廷的宰相,与杨士奇、杨荣共同主事,三人都有贤能之名,处事极为明断,被人们称为"三杨"。
正统十年(1445年),杨溥的儿子杨旦从家乡出发,前往京城看望自己已经74岁的老父亲。在杨旦到达京城以后,杨溥便问他一路上所看到的地方官如何,觉得最差的地方官员是哪一个,杨旦回答说是天台县的范理,因为其他地方官员都对自己盛情招待,唯独范理对自己的招待非常马虎。
杨溥微微一笑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在第二天就向皇帝推荐范理,于是范理从正七品的天台县令被连升六级,成为了正四品的德安知府。范理治理地方秉公善断,以宣扬礼教为第一,其次才是用惩罚来规训百姓,于是任职一年,境内就已经大治,百姓们纷纷自发为其请愿,贤能之名远扬天下。
而范理之所以能够在仕途上迅速发展,与杨溥的慧眼识才是分不开的,只可惜在范理成名一年以后,也就是正统十一年(1446年),75岁的杨溥就在自己家中逝世,皇帝为他辍朝一日,谥号"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