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新唐书》是北宋时期著成的,即使武则天真的如此心狠手辣,在武则天上位之后,肯定会消灭相关的资料,让所有史书都把这件事记成王皇后杀害小公主,那么在几百年后的北宋,欧阳修等人又是如何能够知道如此绝密的宫廷秘闻呢?或者所参考的材料真实性如何验证?
其次,王皇后被废的直接原因也不是小公主之死,而是在后宫之中使用"厌胜之术"诅咒武则天,后来东窗事发,皇帝觉得皇后品行不端才觉得废除皇后的。要知道在封建礼教森严的古代,作为一国之母居然使用如此卑劣手段,本来就是大错,何况此时皇帝又偏爱武昭仪,皇后被废就不难解释了。《旧唐书》记载:"帝终不纳后言,而昭仪宠遇日厚。后惧不自安,密与母柳氏求巫祝厌胜。事发,帝大怒,断柳氏不许入宫中,后舅中书令柳奭罢知政事,并将废后,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固谏,乃止。"
但《新唐书》则是认为,此事又是武则天陷害的,"昭仪乃诬后与母厌胜,帝挟前憾,实其言,将遂废之。",前面的史学家都没有这样讲,你倒讲得像亲眼所见一样,可见欧阳修等人对武则天存在一定的偏见,北宋是程朱理学发展的重要时段,女性的地位受到一定的禁锢,欧阳修等人对武则天的偏见实际上就是男权对女权的偏见而已。
那么小公主死亡之谜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唐会要》的记载可能才是事实的真相:"昭仪所生女暴卒",也就是说小公主是突然得病暴毙的,事实上,在各种产前产后检查手段严重落后的古代,婴儿死亡算是非常常见的事情,就算是宫廷也难以避免。而此事到了北宋时期,因为思想上的禁锢,加上一定的想象,事情变成另一种故事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