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相公”王安石:穿破衣服的世外高人,还是独立独行的伪君子?

2023-01-10 06:39     360kuai

王安石,因轰轰烈烈、两起两落、以失败告终的熙宁变法,让后人对其褒贬不一,又因其独立独行、不拘小节、孤傲固执的个性,给人留下独特的印象。

宋仁宗赏识王安石的才干,提拔重用他的同时,却又对他独立独行的个性颇有看法。

一次,仁宗宴请群臣,让客人们在池塘中自己钓鱼为食,每人面前都摆有盛满鱼饵的盘子,王安石竟将盘中的鱼饵全部吃完。仁宗目睹此景后,觉得王安石误食一粒鱼饵还在情理之中,吃掉全部鱼饵,不得不让人怀疑他故意标新立异、沽名钓誉。

字如其人,王安石的书法同个性一样率性自然、不求工巧。

宋朝的大书法家、文学家黄庭坚形容王安石的书法,如同一个穿着破旧衣服的世外高人,在达官贵人的车马间徒步穿行,但其目光早就远在华贵的牛车之上了。

有人便给予王安石"世外高人"的美称,认为他虽然仪表邋遢,行为方式为人所侧目,但志向高远、内心丰富,已经站到了精神的制高点。

如此截然不同的评价,到底哪个更接近真实的王安石?

01、个性与高远志向相关

王安石的人生追求不是"做官",是"做事",而且是做大事。

在他心中,科举考试只不过是取得出身的一种渠道,能够钓上一个小小的官职,赚得一份工资养家糊口而已。

他的人生目标是"欲与稷契遐相希",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像上古时代稷、契那样的千古能臣,与他们交辉与史册。

所以,在王安石二十一岁中进士到四十六岁拜相的二十五年间,他屡次拒绝朝廷召他入京为官的任命。

有人认为,王安石沽名钓誉,试图以隐忍来换取将来更大的回报,后来王安石被任命为宰相主持变法改革的事实,好像也印证了这一说法。但是,如果真为了名誉,二十一岁到四十六岁的青春年华,真能赌得起吗!到朝廷做个京官,早不就可以名利双收了吗?

其实,王安石一直在韬光养晦,等待干大事的时机。

嘉祐五年,朝廷任命他为三司度支判官,他便欣然上任,因为这个掌管全国财赋统计和支调官职,是他感兴趣的事,是他认为能做事的官。

任职期间,他上万言书,提出国家财政方面的改革设想,却不被仁宗重视,后又被改任他认为的"闲差"。抱负难以实现时,王安石又选择了隐退地方。

当一个人心中有远大抱负时,除了"一心为大事谋"外,其他的衣食、仪表、人际关系、名誉、地位等等都不算什么。

所以,吃什么、住什么、穿什么、用什么,王安石从不在意,他经常衣裳肮脏、须发纷乱便上了朝。别的官员八抬大轿、前呼后拥,他却两个仆人、一顶小轿就够了。

这种独立独行的个性,养成了他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不会与他人相处,也难以听进别人的意见。

在地方任太守时,他是"小池塘中的大青蛙",自己说了算,建堤筑堰,改革学校,创农民贷款法……政绩斐然,深得百姓爱戴。

在京城任职时,他想变动成规,照自己的想法办事,动不动就和同僚争吵不休,遇事难以与人合作。

02、个性又直接影响了抱负的实现

王安石变法最终失败,虽然根本原因是封建制度本身,但与王安石独立独行的个性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王安石一心想通过变法来施展抱负,一旦走上相位,手握大权主持变法,无论从态度上,还是手段上都十分强硬。

他把对变法有意见的人统统列为反对派,称为"旧党",一律贬职外放。这里面有司马光、韩琦、曾公亮、欧阳修、范仲淹、苏东坡、苏子由等等,一大批的元老重臣、干练有才之士遭到打击。

他任用的新人不看品行道德如何,只要支持变法,通通委以重任。这里面有一批默默无闻的小人,野心大,精力足,阴险而诡诈,不但陷害忠良,最后还反出过头来出卖王安石。

新党也好,旧党也罢,都想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现状。王安石眼里看不到别人的忧国忧民,"一根筋"只认自己的理,听不得他人的意见,导致变法过于激进,过于急功近利,基础不牢,必须轰然倒塌。

王安石晚年曾自我反省,如果当年能够任用一大批忠臣良吏,认真倾听采纳各方面的意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进行变法,不仅不会失败,还会取得较好效果。

还是林语堂先生评王安石那句比较中肯,"徒有基督救世之心,而无圆通机智处人治事之术"。

王安石的悲剧,在于他永远困于自己的雄心壮志而不能自拔,成为自己梦想的牺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