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为什么最后下场那么惨,原来是这样。。。。(2)

2025-01-16 13:22  360kuai

他一生中的第二个阶段,是寻找赏识自己的将领,借此成就一番大业。当时项梁在起义的时候路过淮阴,韩信就因此跟随了他。当项梁死了之后,他就隶属了项羽,项羽给他了一个郎中的职位。韩信就趁此机会向项羽提出建议,他提了很多建议,但是项羽一个都没有采纳。于是韩信就对项羽失去了希望,他又去投奔刘邦。然而,刘邦却只让他做了一个普通的管理仓库的粮官,他依旧没有被得到重用。直到他的同伴们都犯了法,那些人都被斩首之后,轮到他时,他却对当时的执行命令的官员夏侯婴说:"汉王不是想成就统一天下的功业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他的这句话使得夏侯婴看待他的眼光与其他人不同,因此放了他一条生路,让他做了一个都尉,但是他仍然没有被得到重用。他很多次与萧何交谈,萧何认为他是一个天下少有的奇才。但是韩信并没有得到提拔,他就认为萧何既然知道自己的才华出众,就应该已经向汉王禀报了这件事情,然而自己并没有得到重用,事实就证明他不能再在这里待下去了,因此他就逃跑。然而等到萧何知道他逃跑了以后,就急忙去追他,都忘记了向汉王禀报这件事情。等到萧何把韩信追回来的时候,萧何向刘邦再次说了韩信有多么的好,刘邦也觉得如果韩信不是人才的话,那么萧何一定不会费这么大的力气去把韩信追回来的,于是就把他封为大将军。韩信就借此地位向刘邦提出了如何一统天下的建议。

他的人生的第三个阶段是他最辉煌的时刻。也就是他领兵打仗的时期。他首先攻打的国家是赵国。当时赵国有一个谋士叫做广武君,他劝说当时的赵国国君:赵国有井陉之道这个天然屏障,非常的狭窄,两匹马不能并列而行。所以,如果韩信要进军的话,那么他的军队首尾一定不能相顾,因此它的粮食辎重都在军队的后面,只需要派兵把他的辎重全部都截取,然后赵国国君只需要坚守城门,不与韩信交战。那么韩信就前不可斗,后不可退了,这时候,只需要派骑兵突然从后方袭击,那么韩信就会被生擒了。这是一个绝妙的计划,但是赵国的国君却并不愿意听从,以至于韩信轻而易举的就将赵国攻下了。在攻下赵国以后,他下令让士兵们不要杀掉广武君,如果活捉了广武君,就会有千金的赏赐。他对广武君十分的尊敬,因为他知道,如果赵国的国君按照广武君的计划作的话,那么他此刻可能早都已经被活捉了。于是,他便采取了广武君的计划,并没有耗费兵力去攻打燕国和齐国。而是让士兵们休息下来,安抚赵国的人民。他写书信给燕国,告诉燕国的国君自己的实力是有多么的强大。于是,弱小的燕国不出所料,就立刻投降给了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