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藏族人的习俗和生活方式,有许多也是象雄时代流传下来的,比如转神山、拜神湖、插风马旗、插五彩经幡、刻石头经文、放置玛尼堆、打卦、算命,都有本教遗俗的影子。藏文字究其本源也绕不开象雄文明。藏文起源于象雄文,当年松赞干布派他的大臣吞米桑布扎创造藏文,最多只能叫象雄文字的改良。
我国学者在历史的后期称象雄为"羊同",是根据藏文"象雄"两字的译音写成的汉字。索南坚赞编著的《王统世系明鉴》《西藏王统记》记载象雄王国位于中国青藏高原。疆域中心地区位于今阿里地区。扎顿·阿旺格桑丹贝坚赞《世界地理概说》给象雄画一个大致的地域轮廓:最西端是大小勃律(吉尔吉特),即今克什米尔。从勃律向东南方向沿着喜马拉雅山脉延伸,包括今印度和尼泊尔的一小部分领土。北邻葱岭、和田,包括羌塘。但东面的边界就不太清楚。如果按照佛教文献记载,东面只限于与吐蕃和苏毗接壤,则象雄的疆域就不包括多康地区。
吐蕃崛起后,象雄逐渐衰落,其末代国王李迷夏曾迎娶松赞干布的妹妹赞蒙赛玛噶为妃,因此双方最初是同盟关系。但由于吐蕃的强盛使双方关系越来越恶化。最终在松赞干布借赞蒙赛玛噶失宠为由率大兵于642年讨伐羊同,费时三年攻灭了羊同,派琼波·邦色为象雄总管。象雄于是成为吐蕃的藩属国。这就是说,吐蕃王朝不但继承和改良了象雄的文化、文字,而且还拥有象雄的全部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