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牧民族在中原建立王朝后,就会学习儒家文化,推行休养生息,将北方治理的井井有条,并不比汉家王朝差。也因为此,历史上有大量的民族融入了汉族,例如南匈奴、鲜卑族、契丹族、女真族等。可以说,汉族本身不是依靠血缘传承的民族,而是依靠文化传承的。另外,就算没有融入汉族,他们也依然是中国的一部分,因为中国的版图之内并非只有汉族这一个民族,中国并非是朝鲜、日本这样的单一民族国家。
三,"中国"一词成为国家概念
1368年,朱元璋推翻了元朝,占据了中原,于是自称中国,即所谓"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明朝一带,也和过去的汉族王朝一样,将周边的民族都蔑称为"蛮夷"。明朝在对外方面依然都是称呼自己为"大明",说明明朝的华夷观念十分严重。
1644年,明朝灭亡,清朝入主中原。于是清朝又宣布"定鼎燕京,以绥中国"。清朝在对外宣称自己的是"中国"。例如清朝和俄国谈判边境问题,清朝使用的国名就是"中国"。雍正又明确给中国的概念作了规定,他在《大义觉迷录》中写道"自古中国一统之世,幅员不能广远,其中有不向化者,则斥之为夷狄。如三代以上之有苗、荆楚、狁,即今湖南、湖北、山西之地也。在今日而目为夷狄可乎?至于汉、唐、宋全盛之时,北狄、西戎世为边患,从未能臣服而有其地。是以有此疆彼界之分。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