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格管理到日益猖獗,谈谈宋代的私盐售卖为何如此盛行?(4)

2023-11-24 10:42     360kuai

宋朝食盐专卖制度的弊端直接导致了宋朝私盐的泛滥。从生产来源上看,宋朝多是以井盐、海盐为主,盐户生产这些食盐没有统一的标准,其生产所出的食盐质量不一。不仅如此,由于宋朝吏治腐败日益严重,在运输途中,负责运输食盐的官吏相互勾结,私自扣留优质食盐代日后卖出,为了保持重量,在食盐中掺杂泥沙等杂质,以至于官盐质量低下,宋仁宗时期的大臣王随就指出了这一问题:"淮南盐初甚善。自通、泰、楚运至真州,自真州运至江、浙、荆湖,纲吏舟卒,侵盗贩鬻,从而杂以砂土。"

然而这种问题却是屡禁不止,官盐不仅质量低下,其出售价格还极为高昂,对百姓生活造成沉重的负担,如北宋的熙宁年间"卤湿杂恶,轻不及斤,而价至四十七钱。岭南盗贩入虔,以斤半当一斤,纯白不杂,而卖钱二十。"

官盐的价格之高昂远超宋朝普通百姓的购买能力,从而迫使百姓不得不转而购买价格低廉的私盐,私盐因此抢占了官盐的市场份额,受到利益驱使,民间私盐贩卖屡禁不止,"自范祥议禁八州军商盐,重青白盐禁,而官盐估贵,土人及蕃部贩青白盐者益众,往往犯法抵死而莫肯止。"可见宋代食盐专卖制度的弊端之大。

除此之外,宋朝食盐专卖制度有着严格的地域划分制度,严禁跨区域买卖食盐,"凡禁榷之地,官立标识候望以晓民,若禁盐地……各有经界,以防侵越。"官盐不能跨区域贩卖,只能在本区域内出售。就如广南盐不能在相邻的虔州一带贩卖,需要从遥远的淮南一带运盐在本州贩卖,不仅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其运输费用也要平摊在百姓身上。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