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乐主义"必须走?潜艇事件暴露美法不"兼容"(3)

2021-09-27 09:32    

二战结束后,在一些重大国际事务上,法国与美国确实有不少分歧:1966年,在越南战争最激烈的时候,戴高乐将军在金边警告美国,"亚洲不会屈从于美国的意志";2003年,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反对伊拉克战争,警告中东将出现重大动荡;在北约内部,希拉克反对美国在1999年科索沃战争期间轰炸贝尔格莱德;马克龙和特朗普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存在分歧,甚至两人见面时还有过"握手角力"的花絮;马克龙与俄罗斯接触,有关北约"脑死亡"的言论和"战略自主"的声明都让美国人不爽……这些分歧不能被简化为政治人物之间的象征性冲突,分歧背后是两个国家之间存在的"不兼容"。美国《外交》杂志刊文称,作为首要的政治独立,在北约内部争取自主,以及提供核威慑力量的决心,都是戴高乐从未放弃的目标。《国会山报》也分析说,如今马克龙有关欧洲"战略自主"的主张是戴高乐主义在21世纪的最新版本。

恼火的澳大利亚人开始翻旧账

有美国资深外交官表示,美澳挑起与法国的潜艇合同风波看上去很"笨拙",这"意味着与'英国佬'和'澳洲佬'建立新的盎格鲁-撒克逊兄弟情谊,不要高卢人。"美国"军事"新闻网的一篇评论文章这样写道:"自由与博爱,是的。平等,没有那么多。"文章以此揶揄法国与英语系的盎格鲁-撒克逊国家之间的微妙关系--尽管法国早期曾毫无保留地援助美国在独立战争中击败英军,双方保持着"兄弟般"古老盟友关系,但美澳英AUKUS协议的签署,让法国不得不担心自己日后只是充当美国的一个"小伙伴"。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近日评论说,如果美法关系再次恶化,"在这种情况下,法德团结并非偶然"。盎格鲁-撒克逊国家与欧洲大陆国家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远,实现欧洲军队或欧洲大陆军事联盟,与北约分开的想法有了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