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者,个别基层官员的私下行为并不像其公开表现的那样严谨、自律,而是恣意妄为。公与私之间,呈现出某种令人惊悸却又心照不宣的分裂。坐在聚光灯下,自然端庄儒雅;进入私域,则毫无下限。一旦搞混两个场域,出事是必然的,前有“宝宝求抱抱”,后有“明天不戴套”,性质都是一样的。
再者,作为社交媒体的微信,不过是极其偶然地见证了个别官员的劣迹。病根儿不在微信,而在官员自身是不是存在各种病症。只要有见不得光的行为存在,就一定会通过一些途径、场景展现出来。爆雷,是迟早的事儿。对此,舆论不能跑偏,有关部门更要有清醒认识:与其在规范使用社交媒体上想招,不如管好官员。
三者,目前暴露出来的,虽然只是误发情色信息,但背后是否存在“生活作风腐化”“道德败坏”等问题?而且,考虑到当事人作为当地要害部门的一把手,如果深挖细查,是否还会暴露出其他违纪违法问题,也是网民关注的焦点。
从误发微信群,到被免职,到引发网络关注,耿前局长经历了一次“大型社死现场”,可笑亦可叹,但绝不能一笑而过。
作风问题从来不是小事。此事已不能停留在网友吃瓜、情色传闻的语境下,当地有关部门理应深入调查,并向社会公开结论,看看这个“不戴套”的局长究竟做了什么,是否存在违纪违法情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