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卫青等人的结局不同,立下大功的主父偃最后却反落了个被满门抄斩的下场。这不禁让人感到费解,究竟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才能让一个首功之臣从人生巅峰跌落至谷底,摔了个粉身碎骨呢?
西汉初期,举国实行郡县制的同时,却又存在封国制,史称"郡国并行制"。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刘邦下定狠心,铲除了自己亲封的韩信、英布等异姓王,同时大量册封刘氏宗亲子弟为"同姓王"。这些同姓王权力很大,其政权几乎与中央相同,久而久之,对中央政府构成了莫大的威胁。
汉武帝时期,历经文帝、景帝两朝的削弱政策后,诸侯国的势力依旧庞大,面对这个局面,一心想造就一番大事业的刘彻决意解决这一大难题,加强中央集权,为此,他苦苦思索良久,却终究百思不得其解。
这时,在诸侯国因自己坚持"纵横之术",与当时的儒家士子"道不同"而遭到他们排挤和打压的主父偃出现在了汉武帝面前。
"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