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人的命好,丁汝昌也是幸运到家了,在投降湘军不久,上海战事告急,在上海的士绅担心太平军开入上海,请求曾国藩支援,但是曾国藩一门心思想要从西边打到南京,不愿意到上海去分兵,因此让自己的学生李鸿章组建淮军,然后支援上海。 由于开字营都是安徽人居多,程学启和丁汝昌也都是安徽人,曾国藩早就看这只太平军降军不顺眼,干脆做个顺水人情,送给李鸿章当组建淮军的家底。 其实,曾国藩挺没有远见的,当时上海全是租界,要钱有钱,要炮有炮,等到李鸿章把淮军带到上海后,再借助戈登的常胜军,着实打了几场胜仗,淮军也得以迅速发展,作为淮军的班底,骨干,李鸿章的老乡,程学启等人深受李鸿章的重视,程学启简直就是李鸿章的心腹,李对其言听计从。

本来丁汝昌是跟程学启混的,但是程学启在镇压太平军的战事中去世了,丁汝昌却逐渐受到重用,平定太平天国后,曾国藩受到朝廷的猜忌,自剪羽翼,大幅度裁撤湘军,反倒是李鸿章丝毫不顾及朝廷的声音,不但不减,反而扩充淮军。 等到捻军作乱后,湘军成了战五渣,曾国藩带队去也是铩羽而归,最终还是李鸿章带着淮军前去救场子,丁汝昌在剿灭捻军后,因功被授予总兵,加提督衔。 当然,要说太平军降将的身份对丁汝昌的仕途有没有影响,肯定也是有的。

在捻军被剿灭后,清政府决定对淮军也进行裁撤,裁撤的军队其实不多,但是丁汝昌部却赫然在列,由于丁汝昌抗议,其上司刘铭传要杀了丁汝昌,丁汝昌得知,急忙跑回老家避难。 这个遭遇不可能与此无关,丁汝昌应该是能打,在打仗的时候淮军需要他提拔他,可等到没有战事的事后,第一个就被踹开,丁汝昌也因此在家赋闲几年。 在曾国藩去世后,李鸿章身居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实际上已经成为清廷中最有影响力的汉臣,当李鸿章准备创建北洋水师后,想到赋闲在家的丁汝昌,以其"才略武勇"决定提拔丁汝昌到北洋海军系统中来。

当时左宗棠正在进行西征,得知丁汝昌复出,还打算要丁汝昌到西北战场,但是李鸿章与左宗棠闹掰,没有同意,将其留在了天津。 此后他主要从事北洋水军的购舰与海军训练工作,北洋水师成军之时,丁汝昌担任海军提督,负责整个北洋海军的建设。 可以看出,丁汝昌受重用,很大程度上是其自身有一些本领,并且由于其安徽的地缘关系,得到李鸿章的赏识,最后则是搭上了淮军崛起的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