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时节的拉林农村
从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5年)至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8年)间,又有2000户旗人移居这里,总共建立了32个京旗满族屯。虽然地处东北大地,但他们的口音、习惯承自北京旗人一脉,与东北文化并不相同,因而这里被如今的民俗专家们称为"京旗文化区"。当地居民讲话没有东北口音 ,上年纪的基本都还带有几分京腔,过节都行老礼,还爱喝黄豆豆汁儿。
▲身穿旗装参加活动的京旗后裔
▲丰收时节的拉林农村
从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5年)至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8年)间,又有2000户旗人移居这里,总共建立了32个京旗满族屯。虽然地处东北大地,但他们的口音、习惯承自北京旗人一脉,与东北文化并不相同,因而这里被如今的民俗专家们称为"京旗文化区"。当地居民讲话没有东北口音 ,上年纪的基本都还带有几分京腔,过节都行老礼,还爱喝黄豆豆汁儿。
▲身穿旗装参加活动的京旗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