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同治年间,天下一分为二,南方是太平天国,北方是清朝。太平军和清军厮杀十多年,最后以太平军被剿灭而告终。在太平军和清军的战争中,清军俘虏了大批太平军,但这些太平军无一人投降。太平军也俘虏了不少清军,这些清军却全部投降,最多的时候投降两万,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先说清军,当初和太平军开战,打出的也是"投降不杀"的旗号,但这项政策只是针对主动投降者,而不是被俘者。早期有主动投降的太平军将领,清廷不但没有杀,还封了官,丁汝昌就是典型的一位。可到后来,清军俘虏太平军后,仍然对外宣称不杀降兵降将,但却说一套做一套,太平投降了不但杀,而且杀得很残忍,凡是战俘全部处以极刑,将领全部凌迟,没有一个例外。李鸿章攻打苏州时,骗太平军四王出降,结果几万太平军投降后被集体屠杀,四王也被押到北京凌迟。
清军的残杀降兵降将,把太平军逼上了绝路,所以被俘后没有一个人投降,因为降是死,不降也是死,不如死得像个爷们。
说到清军战俘,也没有太平军战俘那样有骨气,被杀时也不是那般视死如归。就拿僧格林沁来说,被捻军追得到处乱跑,逃至曹州西北吴家店中伤坠马,而后藏到麦田里,捻军张皮绠将其搜出斩杀,据说被杀时吓得都尿了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