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米特里的推断算是比较准确的。这一行动彻底激怒了塔利班,他们将完成了行动的昆都士机动兵团调到了巴格兰省,该兵团有3000多人、200多台车辆(对外宣称是6000人、700多台车)。它们星夜兼程赶到当地,在清晨就沿着公路展开攻击。
意识到对方“是玩真的了”的“民族抵抗阵线”立即脚底抹油,却把自己新派过来巩固占领的民兵和从当地新拉的民兵丢了下来。这些部队被塔利班迅速包围,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半打半劝中于23日停止了抵抗,少数人成功撤往潘杰希尔。另有一些人直到25日才被逮捕。
在此之前,小马苏德除了发布几段阅兵的视频和展示本方进入阵地的T-62坦克外,几乎无所作为。
到23号,塔利班的作战部队开始向潘杰希尔进发 图源:社交媒体
这次行动堪称大翻车,从战术上,“民族抵抗阵线”夺取的3个县在不到3天的时间内就再度易手。而在战略层面上上,“民族抵抗阵线”抛弃同胞和部下的做法让塔吉克人彻底不再相信他们。抵抗军的色厉内荏也算暴露无遗,同时促使塔利班开始抽调兵力,对谷地实施包围和地面封锁。
既然敌人可以通过舆论攻势搞乱我们,那我们是否可以通过舆论攻势搞垮敌人呢?或许正是因为这一逻辑,塔利班先是在20日宣布追认马苏德为烈士和殉道者,随后又在21日宣布小马苏德已经同意了塔利班的和解条件,愿意投降。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既稳定了塔吉克族的民心,也让退入山谷的军队开始担心小马苏德将自己抛弃换取直接利益,一些KPF和NDS人员随即开始搭乘美方的飞机从没有被封锁的空中走廊外逃。
但小马苏德和萨利赫显然不愿意放弃,他们继续在各个山口部署兵力,准备以拖待变。他们很清楚,塔利班的新阿富汗政府需要展示自己的包容性,才能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而给自己一个不同寻常的条件是展示包容性的最好方法。
进攻开始
8月23日,塔利班开始推进,部分区域发生零星交火。25日,他们占领了山谷东北侧的绿洲和当地马苏德基金会的花园,并架起迫击炮。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担心塔利班攻进来,小马苏德派出的当地长老代表在26日宣布了双方已达成共识,将和平地解决问题。而到了27日,小马苏德又否认双方达成协议。在喀布尔发生了ISKP的袭击后,塔利班开始优先解决首都区问题,双方讨价还价的“静坐战”一直维持到了美军撤退的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