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雅克萨之战中,就尝到了西方武器的厉害,大清为何还不引进(4)

2022-09-11 14:39     360kuai

以这个意义说,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大清"造枪"的水平都不差。可就算水平再好又如何?这么好的枪械,主要都用来供皇家打靶打猎,造的再好也不过是玩物,于国防建设半点用都没有。

而第二个重要原因也正在于此:比起越发突飞猛进的皇家用枪来,清王朝的军用火枪,从雍正年间至鸦片战争前,却是越造越烂。

如果说雍正帝在位时期,是清王朝"造枪"的一大高峰期,那么随着乾隆年间成功平定准噶尔叛乱,清王朝的"火枪事业",也迅速转入了低谷。一方面是乾隆皇帝大规模的"修订四库全书"运动,使大批军工科技图书遭到焚毁,"造枪"技术也因此停滞不前。除了"特供"皇家的枪械外,军用枪械也就一代比一代烂。外加清王朝腐败加剧,就算再好的技术,偷工减料也成风,枪械质量也就每况愈下。

比如乾隆年间的名将福康安就曾叹息,清军的火枪水平,不但一代比一代质量烂,而且"所见枪靶,一经磕击,即有损坏"。到了鸦片战争前,情况就更糟,清朝沿海驻军的火枪,有的竟然一百五十多年都没有更换过,成了名副其实的"老枪"。而且就这类老枪,性能竟比新枪靠谱。鸦片战争时,清王朝临时赶制的火枪,性能竟一支赛一支坑,新造的火枪"枪身长出尺许,配操不能便",工艺水平常见严重不合格。

如此毛病,说起来,那真不是"不引进""不学习"的事儿。鸦片战争打到这么惨,只怪清王朝封闭,那更是找错了病因。火枪的背后,不止是保守的脚步,更是积弊已久的王朝顽症。这,却是比战场胜败,更值得思考的事儿。

参考资料:郭晔旻《雅克萨大捷与帝国的沉沦》、张建《火器与清朝亚洲内陆边疆之形成》、毛宪民《清代火枪述略》、《清代诸帝与御用火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