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杨文广仍旧秉承杨家将世代"忠心卫国"的传统,也记挂着国家失去的领土,奈何国家积弊深重,想要收复失地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
而在杨文广之后,关于杨家将的消息就没了踪迹,杨家将三代卫国报国的事迹也在民间广为流传,尤其是杨业和杨延昭,在北宋时期就得到百姓的敬畏和爱戴,这也为国家的安定贡献了不少。
因为杨家将的功劳,老百姓得以安定的生活,所以民间对于杨家将和杨家三代的纪念方式也很多,例如古北口北门外的杨令公祠、山西省代县城里的"钟鼓楼"、开封市内的"天波杨府"等古迹,这都表明当时民间对于杨家将的认同和尊崇。
事实上,对于杨家将后期销声匿迹也是可以了解,毕竟杨家三代忠心报国,为国家奉献一生,自然是很容易招致敌意的。为了保护后代,在民间隐匿起来是最佳的选择的,而关于杨家将的后代,现在遗留下来的四川梓潼和雁门关鹿蹄涧村是比较集中和经得起考究的,但也照样可能有杨家将的后代分居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