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死了,家里人多伤心,可是在海瑞眼里,命在贞洁面前真是一文不值。在海瑞看来,女儿接受男子的事物,正是违反了"男女授受不亲"这一道德准则,"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他宁愿自己的女儿饿死,也不愿女儿失节。
海瑞四岁时,父亲海瀚去世,由母亲谢氏抚养长大。海瑞为生员时,即对"心性"、"良知"学说颇感兴趣。海瑞并不善于科举考试,直到37岁时,他才考中举人,此后多次赴京参加会试,也屡次不中,最后决定以举人的身份出仕当官。
海瑞现在的性格,和幼年时期的教育是有很大关系的。海瑞的母亲是个寡妇,带着海瑞过着清贫的生活。海瑞的母亲很重视对他的教育,从小教给他的是儒家道德思想和保守封建的价值观,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所以成人后的海瑞,也是一脑子的儒家道德观。海瑞重视女子的贞洁,强调女子的三从四德、女子的保守什么的。不过海瑞的严于律己和严于他人的程度,个人感觉太过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