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保险公司建议哪些人加入独立代理人队伍?上述大家保险人士建议,金融从业五年以上或提供专业资质证书,如律师、医生等申请,对自身有意愿自主经营,符合国家法律,公司合规等相应要求的前提下,也适合申请。信泰保险也表示,要求独立代理人无不良品行,并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社会资源。综合来看,两家保险公司都更欢迎具备专业性的人员从业。
改革利益分配机制
自1992年个人保险代理人引入我国保险市场后,这一模式发展迅速,已成为保险营销最重要的渠道。然而,个人保险代理人队伍长期存在大进大出、素质参差不齐、保险专业服务能力不足、社会形象较差等问题。
探究造成上述问题的症结所在,与我国传统个人保险代理人采取金字塔型组织架构发展团队不无关系。该组织形式剥削了一线代理人的佣金,引发不满,导致代理人大批脱落的同时,也逼迫保险公司进行改革和创新。
一组数据显示,上半年,部分险企寿险代理人规模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合计代理人数量较2020年末减少80万人。
对于保险代理人减少,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认为,首先,个人保险代理人减少很大程度上是对过去几年过快增长的修正。其次,个人保险代理人减少既有主动因素又有被动因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一些难以开发获取客户的个人保险代理人会主动退出转行做其他工作;在行业转型,市场下行的周期中,保险公司为了顺利转型,提升业务质量,也会采取措施淘汰一部分低效率的个人保险代理人。
而消除传统代理人的组织层级,改革利益分配机制,打破传统代理人模式的佣金体系,对于具备较强专业能力的营销精英而言有着较大的吸引力。因此,独立代理人制度被诸多人士视作传统代理人制度改革的"良药"。
李文中对独立代理人将促进保险代理人行业发展持乐观态度。"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制度主要是在保险销售中发挥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与业务能力,为客户提供更专业、更精准的保险服务,能够为保险公司提供持续、稳定的客户资源,促进保险公司相关业务的持续稳定增长;能够减少不必要的与客户的保险消费纠纷和与保险公司的代理纠纷,减少从业人员的脱落率,保证代理人队伍的稳定,有利于改善和提升保险行业的社会形象,推动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李文中指出,当前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市场才刚刚开启,很多人对与之相关的制度设计与监管要求并不是特别熟悉,无论从业人员还是保险公司都存在一定的观望情绪。
首先,对于个人保险代理人而言,如果自己已经建立了一个规模较大的团队,那么在自己的代理佣金之外还能够从团队中获取较大的收益。转型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虽然能够专心从事代理业务,不再需要花精力去拉人头和进行团队维护,但是收益是否能够增加或者说不降低,很多人心里并没有底。
其次,他认为毕竟保险销售很多时候需要一种相互激励的氛围,这是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难以实现的。由普通个人保险代理人转向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有可能会造成短期内总体业务量的明显下滑,这也是很多保险公司所担心的。
此外,对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更严格的监管,以及要求保险公司需要为独立个人保险代理人开发专门的保险产品都会对从业者和保险公司形成一定压力。
北京商报记者陈婷婷实习记者胡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