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在宫中差点遇刺身亡,却为何不积极追查,任由其不了了之(2)

2024-04-29 15:22     360kuai

这时候外面的战况发生了变化,大批的禁卫军终于赶到了现场,负责大内守卫的统领王守忠,率领禁卫军向四人逼近,但是场面太过混乱,一时无法形成包围,禁军侍卫王中正连发数箭,当场射死颜秀、郭逵、孙利。王胜一看势头不好,趁乱逃跑了。禁军侍卫搜查了一夜,也没有找到王胜。宋仁宗给主管宫内守卫的杨怀敏下令,一定要彻底搜查,找到王胜,不要杀死,要留活口,要审讯,搞清楚他们到底要干什么。第二天,皇城司的禁军展开大规模的搜查,他们在宫城里展开地毯式的搜索,可是搜查了两天,没有发现王胜的踪迹,仁宗再次下令继续搜索,务必找到王胜。三天之后,杨怀敏率领卫士终于在宫城的北楼里找到了王胜,他三天没有挪窝,已经是奄奄一息了。但这个杨怀敏很奇怪,他一见到王胜就挥手让卫士们一拥而上,将王胜乱刃分尸。这下子企图刺杀皇帝的四个人全部被杀死,皇帝想问什么也问不出来了。

皇帝被刺杀这么大的事,肯定要追究责任,追究谁的责任,那就看怎么看待这件事情了。如果认为这是个偶然的突发的意外事件,那就是小事,把这四个人及其家族成员处死就行了。可是如果认为这是一个蓄谋已久的政变,那就是大事,必须追查到底,把幕后的黑手揪出来,否则类似的事情还可能会发生。

第二天早朝时大臣们已经知道宫内发生了侍卫反逆的事。对如何处理这件事,大臣们的意见就分为两派,副宰相参知政事丁度认为这是一件大事,针对皇帝的刺杀关系到政权的安危,是国家绝对不能容忍的,必须查明这个事件背后的指使人,查清与这次行刺行为所有有关的人。所以他坚持让皇帝把这个案件交给御史台,让外朝官来审理。与之相反,主管全国军政的枢密使夏竦,认为这是一个偶然的事件,不用大张旗鼓的去调查,派出御史和宦官在皇宫内调查就行了。最好不要把事情扩大,不能牵连无辜的人,免得皇宫不得安宁。两个人一个是要揭,一个是要盖;一个是要将宫廷秘案大白于天下,一个是唯恐后宫隐私暴露在世人的面前。根据司马光《涑水记闻》的记载,丁度和夏竦两个人从天明早朝争论到吃饭时间,相当于从凌晨5点一直争论到早上八九点,争论持续了三四个钟头,双方都是摆事实讲道理,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仁宗皇帝同意了夏竦的观点,就在宫内调查好了,不把事情扩大化处理。

宋仁宗为什么要低调处理呢?首先这和宋仁宗的性格有关系。宋仁宗赵祯《宋史·本纪》评价他说:天性仁恕,用刑忠厚。而宋仁宗也就是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中的那位太子。颜秀等人在宫内杀人这件事虽然性质恶劣,但宋仁宗也不愿深究。其次,颜秀等四人是宋仁宗的贴身侍卫,是心腹随从,他们谋逆,企图杀害皇帝。宋仁宗应该感到非常意外,而且这件事情发生在宫内,皇帝可能不愿意让朝中的大臣们过多的了解宫内的事情,说到底还是皇帝的家丑不愿意外扬。最后,夏竦确实说到了皇帝的心理,夏竦不主张外廷臣子参与调查的理由是:这四个人是宫内的侍卫,如果审讯扩大,更多的侍卫可能会被传唤审讯,造成侍卫的恐慌不安,人心不稳,宫城的守卫可能会因此而出现问题。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