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文章,和两句话有关,第一句是"冤家宜解不宜结",第二句是"不愤不启,不奋不发",闲言少叙,书归正传。话说明朝永乐年间,朝中有一官员,此人名叫方宾,官居兵部尚书,是个位高权重的大人物。根据《明史》记载,方宾是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士,本来方宾只是一个普通秀才,学业很一般,如果安装这种情况发展下去,方宾最后也许连举人也考不上,根本不会有机会坐上兵部尚书的高官。
不过后来方宾遇到了一个人,和这个人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彻底地激发了方宾刻苦读书考取功名的决心,那么究竟方宾遇到了什么人什么事呢?原来,方宾还是一个年轻秀才的时候,一次骑着一头毛驴去街上的鞋店卖鞋。到了鞋店门口,方宾随便把毛驴栓了一下,然后就进店去挑鞋了。
没想到那头毛驴居然挣脱了束缚,在大街上撒欢跑了起来。凑巧此时一个姓蔡的指挥使路过,指挥使是正三品大官,而且当时正是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军人地位很高,军官平时就蛮横霸道惯了,因此蔡指挥使出行有很多士兵随从开路。方宾的毛驴正好冲撞了蔡指挥使的仪仗,蔡指挥使还没有说话,他手下几个机灵强壮的随从就上前把毛驴拽住,几个人对着毛驴拳打脚踢,打得毛驴嗷嗷直叫唤,周围的人见状早就躲得远远的了。这时候方宾听到自己毛驴的叫声,顾不上买鞋,赶紧跑到大街上一看,发现自己的毛驴正在被几个士兵殴打。